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第1页)

曾国藩语录: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

翻译:

人才的高下,主要根据它的志趣高下来确定。志向低獭的人才安于现状,摆不脱世俗陋规的束缚,因而让人觉得越来越卑污。志向远大的人才仰慕古圣先贤,因此一天一天地高明起来,人才的优劣和智愚,就从此开始区别开了。

第20节:第二章曾国藩的磨砺之功(9)

立志固然很重要,但立什么样的志则是更深一层次的题,志向的高低决定他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曾国藩深知他自己是靠一种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而卓立于群的,因此,因此,曾国藩不仅反复向子弟灌输立志的重要,而且还常具体地指点他们如何立志、立什么样的志。他在家信中说:

君子立志,应有包融世间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怀,有内以圣人道德为体、外以王者仁政为用的功业,然后才能对得起父母的生养,不愧为天地之间的一个完人。因此君子所忧虑的是德行不修炼,学问不精通。所以,当顽民得不到教化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蛮夷入侵中原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小人在位贤才受害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天下百姓得不到自己的恩择时,他们就深深忧虑;这真是所谓悲天悯人啊!所有这一切才是君子所要忧虑的,至于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肚俗之荣辱、贵贱和毁誉,君子从来就无暇顾及。

二十岁前的曾国藩。其实胸中并没有远大的这样的&ot;内圣外王&ot;(

成就自己,就是所谓&ot;内圣&ot;;成就外物,就是济民利物,也就是&ot;外王&ot;)的高尚志趣。只是在道光十年,其父觉得自己的才质不及儿子,自己所知的尽教完了,就把他送到衡阳汪觉鹿先生处学习了一年。此后,曾国藩眼界大开,助长了一些锐意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又回到本县涟滨书院就读时,得到师长刘元堂先生的欣赏,在刘元堂先生的栽培下,曾国藩痛下决心,毅然将原字伯涵改为涤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释,&ot;涤&ot;就是&ot;涤其旧污之染&ot;,&ot;生&ot;即&ot;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ot;。意即告别旧我,走向新生之意。并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座右铭:&ot;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ot;

他还经常借诗文以抒发自己的志趣,自比于汉兴之初的李斯、陈平、汉末的诸葛亮等&ot;布衣之相&ot;,幻想&ot;夜半霹雳从天降&ot;,将他这个生长在僻静山乡的巨才伟人振拔出来,用为国家栋梁。他十分自信地在诗中表示:荡荡青天不可上,天门双螭势吞象。豺狼虎豹守九关,厉齿磨牙谁敢仰?群乌哑哑叫紫宸,惜哉翅短难长往。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乡。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则引来九州的震动;如同生长在深山中的巨材一样,有朝一日成为国家大厦的栋梁。

曾国藩的志趣,也可以从他的治学目的论上边体现出来。每个人治学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想跻身仕途,或想发家致富,或想陶冶性情,或想消遣自娱,或想著书立说以警后人。正如&ot;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ot;。而曾国藩虽然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官位进而得以升迁的,但他对箝制心智、残害性情的科举制度却贬损有加,他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ot;修身、齐家、治国、乎天下&ot;,或叫作进德与修业。在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说:&ot;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ot;一方面,他继承了先秦孔子、孟子、墨子的观点,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成为&ot;贤人&ot;、&ot;君子&ot;以至&ot;圣人&ot;。一方面秉承宋朝朱熹之学说,主张读书要&ot;明天理&ot;。从孔子到朱熹,都反对为个人消遣和利禄名誉读书。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拘于朱熹的&ot;性命&ot;、&ot;道德&ot;空谈,而继宋朝陈亮&ot;经世致用&ot;之说,认为读书大可报国为民,小可修业谋生,以自卫其身。因此,可以说在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上,曾氏是在继承古代各种观点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客观、切合实际的新的读书观。首先曾氏明白表示自己读书不是为荣辱得失,而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卫身谋身是人最起码的生理需要,它与追求功名利禄有着本质的不同,曾氏是反对为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而读书的,因此他认为读书又以报国为民为最终目的:&ot;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ot;然时至今日,也还不乏读书为混文凭之人,读书为混官做之人,读书为时髦、为装饰之人,总之是为一体之屈伸。

第21节:第二章曾国藩的磨砺之功(10)

为一体之屈伸而读书者,虽有所成,但只会小;为报国为民而读书者,虽路途远,但必将成其大、立其功。由此,我们想到周恩来的&ot;为中华之帽起而读书&ot;的壮语。周恩来有一心为国、鞠躬尽瘁的美名于世。足以让后人世代睹仰,因而成为一代伟人。曾国藩的进德修身的延伸便是既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其明哲保身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他能够提出读书的最远目的是报国为民,已实属不易。

正是抱着这种&ot;不为圣贤,便为禽兽&ot;的志趣,&ot;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ot;

作为基本人生信条,曾国藩才从一个&ot;朝为田舍郎&ot;到一个&ot;暮登天子堂&ot;再到一个&ot;中兴以来,士人而已&ot;的封疆大吏,成就他的非凡人生。

人的立志固然重要,但立什么样的志更至关重要。不同的志向决定自己今后的人生,立志流于俗则会使自己总天患得患失,所成就的事业也自然会小。立志不流于俗则会使我们奋发有为,所成就的事业也就自然会大。今天立志我们虽然不必像曾国藩那样以&ot;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ot;做为自己的目标,但是把树立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却是应有之义,这们我们才能在自己的平时作为中以勤奋的耕耘、坚忍的毅志来不断地充实自己,才不为个人一时的患得患失遮住双眼而迷失了正确的方向。

身心须兼治

曾国藩语录:养身之道,以&ot;君逸臣劳&ot;四字为要。减少思虑,排除烦恼,二者用来清心,就是说&ot;君逸&ot;。常常行步走动,筋骨常动弹,&ot;臣劳&ot;说的是这个。

曾国藩精于养身。调理元气、护养心性的方法是:血气刚强,要用安静加以柔和;思虑深沉,要用坦诚忠直作为要求;勇敢坚毅但过于凶暴,要用经常的训导加以辅助,使其不越正轨;行为急躁,要加以节制;气量狭隘,要设法使其胸怀宽阔;品行卑下,贪图小利,要用远大的志向进行激发;才能低下,学识平庸,要用良师益友进行辅导;举止轻浮,生活懒散,自暴自弃,要使之明白由此引起的祸患;单纯朴实,诚恳忠厚,则要使这种品行符合礼乐,并引导其学会思考问题。凡是调理元气,护养心性的方法,最直接的途径是依礼而行,最关键的是得到好的老师,最能发挥神妙作用的是专心致志。以上就是调理元气,护养心性的方法。

爱玛  挺经  曾国藩传  隐蔽的历史  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帝国的正午  曾国藩家书  晚清有个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诺桑觉寺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大唐惊变  历史的人性  亡天下:南明痛史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大明朝的另类史  曾国藩全书·冰鉴  玉体横陈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冰鉴  

热门小说推荐
武傲三界

武傲三界

孟不凡,天赋惊人,初入宗门就崭露头角。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仙宝葫芦,有葫芦童子相助,孟不凡入地府,闯天宫,最后成神成仙,笑傲三界!...

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

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

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由作者巴西松子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武者诸天

武者诸天

三国凝其拳势风云夺其长生,西游纵横天庭!赵舟穿梭万界,阳神遮天封神用诸般万法练其国术淬炼自身。当有一日,他拳镇山河大地诸天星宇时,回望一路走来,神魔皆为拳下轮回亡魂。...

过门

过门

过门由作者简思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过门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诸天改革者

诸天改革者

都市修仙中,他截胡陈逼王的装逼时刻,喊出一生行事,何须向你解释。  龙蛇世界内,他创办超级科技公司,改革开创星河武者时代。  剑道独尊,和叶尘同台比斗,彰显独尊剑道。  西游世界,他逆天改命,开创神话世界的工业革命。  遮天世界,以一己之力断绝黑暗时代,拯救人类苍生,和狠人大帝坐看她哥哥的归来。  遮天洪荒阳神星辰变完美世界我在行走,留下一片传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