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章(第1页)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反正我这个人是怕死的,我就不相信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是不怕死的,对死是没有恐惧感的。我承认我从小就怕死,当有一天我知道,这个死不只是那些老人的事,也是我的事,有一天我也会老、也会死,当我明确地知道这一点的时候,我感到绝望啊,原来人生是这么一回事,最后等于零啊,那个时候真的感到内心崩溃。当时我还很小,还在上小学,突然觉得人生没有了意义,我经历的这一切,这些欢乐啊,这些苦恼啊,这些笑啊哭啊,最后不是全没有了吗,什么都留不下,都是过眼烟云,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不能想象有一天我会不存在,这实在太难接受了。从此以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折磨我。

其实,许多人在人生的早期都会想到死的问题,我在我的女儿身上就看到了这一点,好像有点遗传似的,她四五岁的时候就为这个问题苦恼,经常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关于人死后会去哪里,妈妈告诉过她,会去天上,变成天使。她爱妈妈爱得不行,就问:&ldo;妈妈,我不想跟你分开,将来你变了天使,我也变了天使,我们都到了天上,你还会照顾我吗?你还是我的妈妈吗?&rdo;妈妈说:&ldo;我们只要现在许下这个愿,就会的。&rdo;她问:&ldo;可是到了天上我认不出你了怎么办呢?&rdo;妈妈说:&ldo;我们做个记号,就能认出了。&rdo;她想了想,忧伤地说:&ldo;时间太长了,做了记号也会忘记的。&rdo;五岁的孩子啊!她觉得人生特别美好,亲情特别美好,可是她想到了这么美好的东西不能长久,为此而痛苦。

人生的最大问题,理应也是哲学中的最大问题。苏格拉底说:哲学就是预习死亡。他的意思是,死亡是灵魂摆脱肉体回归纯粹的精神世界,而哲学就是让你练习过灵魂不受肉体束缚的纯粹的精神生活,你过惯了这种生活,到时候就能安详地面对肉体的死亡了。当然,他的这个说法是把灵魂不死当作前提的。中国的儒家一般来说不太重视思考死亡问题,但是到了宋明理学,受佛教的影响,也有了相当的重视,比如王阳明说,学问功夫最难又最要紧的是看得破生死,他把看破生死视为最高的学问。当然,特别重视生死问题是佛教,有一位高僧说,佛教归根到底一件事,就是了生死。

但是,通常的情况是,我们对死亡问题是回避的。不但自己回避,也不让小孩问,我常常看到,只要小孩问起这个问题,大人往往阻止,说不要胡思乱想。这哪是胡思乱想啊,他想的是根本问题啊。为什么回避呢?一个原因是恐惧,认为想这个问题是不吉利的。对死亡的恐惧基本上是人人都有的,你既然是一个生命,当然不愿意生命结束。我不相信一个人想到自己永远离开人世的一天会不害怕,不可能的,害怕是正常的。可是我觉得回避的害处更大,这个恐惧到时候会来一个总爆发。另一个原因是无奈,觉得想也没有用,到时候还不是一样要死。思考当然不能让人不死,但这不是拒绝思考的理由,相反,正因为人必有一死,才需要通过思考来寻找一个角度,使自己能够用适当的态度面对,有没有这个角度是大不一样的。还有一种普遍的想法,就是认为现在想还太早,到时候再想吧,到时候就自然解决了。对于这种想法,我觉得索甲仁波切回答得特别好。

在《西藏生死书》中,索甲仁波切说,你说现在想还太早,可是西藏有一句谚语:&ldo;明天和来世哪一个先来到,只有天知道。&rdo;死亡是不问你的年龄的,人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和死亡不期而遇,所以什么时候想这个问题都不是太早。一般人的心理是宁可相信死离自己还远,因此在遭遇死亡的时候,就必定觉得太早太突然,非常不服气,非常委屈。应该戒除这个心理,反过来想问题,随时做好准备,做到我就是今天晚上死也能够从容面对,安详地离世。

索甲仁波切认为,能够安详地死去,这是人生的巨大成就。但是,这个成就不是想有就会有的,而是平时修炼的成果。你说到时候想还来得及,才来不及呢,所谓自然解决也绝无可能。你只有平时修炼得样样都放得下,到时候才能够放得下。死亡意味着你要放下一切,可是如果你平时什么都放不下,对世俗的利益很计较,把人世间的一切看得很重,到时候你且放不下呢。佛教在了生死方面有一套非常复杂的修炼方法,我也不懂,不过我想,有一种修炼是我们大家都能够做的,就是学会放下,看淡人世间的得失,这样逐步向看淡生死靠近。

我的一个朋友在协和医院工作,协和医院是顶级医院,所以经常会有癌症病人托他找医生,每个星期都会有四五个人。他告诉我,他看到了太多的死亡,其实多数是吓死的,一确诊是癌症就觉得大限临头了,恐惧得不得了,就吓死了。一般的规律是,开始的时候否认,不相信,然后是委屈,为什么偏偏是我,最后就是精神崩溃,身体也跟着崩溃。人的心态实在太重要了,精神素质实在太重要了,肉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精神支配的,生病的时候尤其是这样。当然会有真正不治的情况,即使这样,心态好也可以延长生命,并且有尊严地死去。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精神的力量,而要具备这个力量,平时的思考和修炼就很重要了。

总之,我主要强调一点,就是对于死亡不要回避,要去面对它,去思考它。死亡是一件必定会到来的事情,它已经在前面某个地方等着你了,你总不能什么也不想吧,你总得有一个路子去对付它。当然,最后思考的结果怎么样,很难说。有的人可能从哲学中找到了一个角度,有的人可能从宗教中找到了一种依托,都可以。其实我自己到现在为止不能说已经想明白这个问题了,但是我不回避,一直在想,希望能找到最适合于我的路子。

其实,不回避本身也会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古代埃及人举行宴会,在吃喝得最热烈的时候,就让人抬进来一具尸体。欧洲中世纪的修道士戴一种戒指,上面雕刻一个骷髅。这都是在提醒人总有一死,让人对死习以为常,以免死来临时大惊小怪。法国哲学家蒙田说,死亡会在任何一个拐角等候我们,那么就让我们也在任何一个拐角等候它吧。他还说,让我们对死亡比对什么都熟悉吧,到时候我们就不会觉得它是一个陌生的来客,因而感到惊慌失措了。

二、思考的路径

怎么思考死亡?我简单地提示一下,在哲学上和宗教中有三种思路。

第一种是哲学上相当普遍的思路,就是用理智的态度接受死亡。你要看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对自然的事情你就要顺从,顺其自然,你不要抗拒,你越抗拒就越痛苦。中国的儒家就是这种态度,所谓&ldo;尽人事听天命&rdo;,死亡属于天命,人力左右不了,你就听从吧。你不但不要抗拒,而且不要去多想,孔子说的&ldo;未知生焉知死&rdo;就是这个意思,生的道理你还没弄懂,怎么可能想明白死的问题呢。你看孔子很少谈死的问题,他主张把注意力放在生的事情上。他说&ldo;朝闻道夕死可矣&rdo;,早晨弄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晚上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死了,这话说得很好,但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回避死亡的问题,人生的道理是不能真正弄明白的。

两宋风云  闲情的分量  借我一生  人生哲思录  这个历史挺靠谱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周国平自选集  塞北三朝  爱的四重奏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心灵自传  诛仙之问道青云  吾师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千年一叹  笛声何处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山居笔记  周国平论人生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热门小说推荐
我身体里有条龙

我身体里有条龙

作者加勒比海带的经典小说我身体里有条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我身体里有条龙山崖下得奇遇,获得真龙功法,习得龙族法术,体内多出了一条龙,能施云布雨,行使真龙职能,所施法术能让作物草药生长旺盛。搞种植旅游,乡村以及村民在孙洋的引导下,成为了一个世外桃源。...

鬼胎十月

鬼胎十月

鬼胎十月由作者魔女雪儿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鬼胎十月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奶爸的异界餐厅

奶爸的异界餐厅

诺兰大陆的混乱之城中,有着一家奇怪的餐厅。在这里,精灵要和矮人拼桌,兽人被严禁喧哗,巨龙只能围坐在餐厅前的小广场上,恶魔甚至需要自己带特制的凳子但就是这么一家规矩奇葩的餐厅,门口却每天都排着长队。精灵们不顾仪态的撸串,巨龙们握着漏勺围坐在火锅前,恶魔们吃着可爱的团子这里的美食在大陆上找不到第二家!这个老板是个天才!有客人这样评价,然后偷偷看了一眼门口的的方向还有,千万别想着抓走老板或者吃霸王餐,不然你会死的很惨。吃饭,给钱,不然通通打死。一个可爱的小萝莉在门口踱着脚步,奶声奶气的说道,目光落到一旁的巨龙身上,五六米高的巨龙不禁打了个寒颤。...

全勤安保

全勤安保

一笔从天而降的巨额遗产,一群移居海外而饱受欺凌的善良人民,一群甘于平淡的退役军人,一场环环相扣的阴谋对于海外华侨,国旗与国歌从来都不只是一首歌一面旗帜,更是我们华人的精神归宿与力量象征,在海华的无数华人心中,当唱着国歌举着国旗的时候,它就是我们的生命。...

东京幕后玩家

东京幕后玩家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原本是一个犯罪悬疑题材的知名编剧可不知道为什么穿越成一个霓虹高中生美少年大概是这样比较有代入感吧本想好好体验一下霓虹的高中生活可莫名成为霓虹的幕后黑手先不说,我要去干活了幕帘升起灯光就位演员候台好戏开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