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艺术(第2页)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郦道元出生在官僚世家,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山东生活。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入了解后,逐渐对地理考察产生兴趣。父亲去世后,道元袭爵永宁侯,在孝文帝身边做官。后来外调,做颍川(治长社,今河南许昌市)太守、鲁阳(今河南鲁山县)太守和东荆州(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刺史等职。在辗转各地做官的过程中,他博览群书,并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地理和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郦道元像

神龟元年(公元518年),郦道元被免职回到洛阳。在这期间,他感觉以往的地理著作如《山海经》《禹贡》《汉书·地理志》都太过简略,《水经》只有纲领而不详尽。于是,他花费大量心血,广泛参考各类书籍,结合多年的实地考察经验,历时七八年,终于完成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郦道元做官时得罪了小人,被他们设下陷阱,派去视察反状已露的雍州刺史萧宝夤的辖区。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十月,郦道元在阴盘驿(今陕西临潼东)时,遭到萧宝夤部队袭击,被残忍杀害。

《水经注》共40卷,约30万字,文字30倍于原书《水经》,共记有1252条河流。《水经注》这部在当时世界地理文献中无与伦比的著作,成就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其一,在水文地理方面。《水经注》共记载了1252条大小河流,按一定次序对水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如河流的发源、流程、流向、分布、水量的季节变化以及河水的含沙量和河流的冰期等。在河源的描述上,有陂池、泉水、小溪以及瀑布急流。全书共记载峡谷近300个,瀑布64处,类型名称15个。《水经注》记载了伏流22处,其中有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河和松散沉积孔隙水;记载的湖泊总数超过500个,类型名称13个,其中有淡水湖也有咸水湖;记载了泉水几百处,其中温泉31处。这些为后世研究古今水文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水经注》还记载了无水旧河道24条,为寻找地下水提供了线索;记载了井泉的深度,为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和参照。

其二,在生物地理方面。《水经注》记载了大约50种动物种类。不仅明确记载了动物的分布区域,而且记载了各地所特有的动物资料。特别是黄河淡水鱼类的洄游,是世界上该方面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水经注》还记载了约140种植物种类,描述了各地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尤其注重植被状况。

其三,在地质地貌方面。《水经注》记载了31种地貌类型名称,山近800座;记载了洞穴46个,按不同性状结构取不同名称。《水经注》还记载了许多化石,包括古生物残骸化石和遗迹化石;记载了矿物约20余种,岩石19种;记载了山崩地震10余处。其中关于流水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解释,成为古代最早的流水地貌成因理论。

其四,在人文地理方面。《水经注》中记载的农业地理,包括农田水利、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狩猎业等;工业地理,包括造纸、纺织、采矿、冶金和食品等;运输地理,包括水上运输和陆上运输以及水陆相连的桥梁、津渡等。《水经注》还记载了地名约17000多个,有全面阐释的2134个。

《水经注》是一部杰出的地理学巨著,它是对北魏以前的地理学的一次全面总结,为后世地理研究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参考文献。

法显取经

法显(公元337年~418年),东晋求法旅行僧、译经僧,俗姓龚,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后秦初年居长安,幼年出家,20岁受比丘大戒。公元397年,法显已60岁高龄,立志西行寻求戒律。他和慧景、道整等从长安出发,沿途会合西行求法的智严等,出敦煌,过今新疆境内的大沙漠,逾葱岭,渡新头河(今印度河),经犍陀卫、竺刹尸罗,至弗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他们取道醯罗城、那竭国、罗夷国、跋那国、毗茶国到摩头罗国(今印度马土腊)。在中天竺,法显到过拘萨罗国都城舍卫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内)、迦维罗卫城(今尼泊尔西南,释迦牟尼诞生地)、拘夷那竭国、毗舍离国、巴连弗邑(今印度马特那)。留居3年,礼拜了王舍城、菩提伽耶等地的佛迹,同时学习梵语,抄写戒律,后泛海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获得《弥沙塞律》,再附商船横渡印度洋,又在耶婆提国(今爪哇或兼指爪哇、苏门答腊)停留5个月,然后航经南海、东海,历尽艰辛,于义熙八年(公元412年)返抵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南岸。次年即赴建康,在道场寺与北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罗合译了带回的《摩诃僧律》《大般泥洹经》《杂阿毗昙心论》等6部63卷经律。法显后到荆州,卒于辛寺,终年81岁。

范缜著《神灭论》

范缜(公元450年~515年),字子真,南阳舞阳(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他曾任县主簿、太守,后来累官至尚书殿中郎。他性格刚直,反对迷信,在任宜都太守时,下令禁止当地人民祭祀神庙。公元489年和丞相肖子良论证“因果报应”问题后,开始著述《神灭论》。

《神灭论》以朴素唯物主义的形神一元论作为自己“神灭”论的出发点,提出“形神相即”的思想理论,说明了肉体和精神的关系是统一而不可分的,精神的“生”和“灭”取决于肉体的生存和死亡,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从形神一元论出发,进一步指出精神现象只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作用,驳斥了佛教宣扬的“神不灭”论以及佛教所说的人的内心有神秘先验的认识能力的唯心主义观点。

竹林七贤

三国魏末7位名士的合称,即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沛国刘伶、陈留阮咸、琅王戎。语见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嵇康寓居河南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七贤都崇尚老庄,纵酒交游,但7人的思想倾向也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服膺老庄,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也比较明显。7人在文学创作上成就不一,以阮籍、嵇康为高。阮籍的五言诗,嵇康的散文,在文学史上都占重要地位。向秀的《思旧赋》,篇幅虽短,但感情深挚。刘伶有散文《酒德颂》。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但文学作品很少。山涛(字巨源)、王戎所遗留下来的著作文学性也不高。

陶渊明

陶渊明又叫陶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祖上世代为官,曾祖父是陶侃,在东晋前期立过大功,曾掌管过8个州的军事。不过到了陶渊明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落了。陶渊明小的时候喜欢读书,有“济世救民”的志向,又很仰慕曾祖父陶侃,也想干一番事业。

陶渊明像

陶渊明到了29岁后,才在别人的推荐下,陆陆续续做了几任参军之类的小官。他看不惯官场逢迎拍马那一套,所以在仕途中辗转了13年之后,一腔热情便冷了,决心弃官隐居。这里还有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那是陶渊明最后做彭泽(今江西湖口)县令的时候。他上任之后,叫人把衙门的公田全都种上做酒用的糯稻。他说:“我只要常常有酒喝就满足了。”他的妻子觉得这样做可不行,吃饭的米总得要有啊,就坚决主张种粳米稻。争执来争执去,陶渊明让了步:200亩公田,用150亩种糯稻,50亩种粳米稻。陶渊明原想等收成一次再作打算,不料刚过80多天,郡里派督邮了解情况来了。县衙内有一个小吏,凭着多年的经验,深知这事马虎不得,就劝陶渊明准备一下,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去迎接。陶渊明听后叹了口气,说:“我不愿为了五斗米的薪俸,就这样低声下气向那号人献殷勤。”他当即脱下官服,交出官印,走出衙门,回老家去了。

归去来辞诗意图明李在

陶渊明回家以后,下田干起了农活儿,起先只是趁着高兴劲儿干一点。到后来,经济上的贫困逼得他非把这作为基本谋生手段不可,干得就比较辛苦了。他经常从清早下地,直到天黑才扛着锄头踏着夜露回来。

陶渊明同农民的关系很好,对那些达官贵人却是另一副样子。在他55岁那年,他住的那个郡的刺史王弘想结识他,派人来请他到官府里叙谈。陶渊明理都不理他,让他碰了一鼻子灰。后来,王弘想了一个办法,叫陶渊明的一个老熟人在他常走的路上准备好酒菜,等陶渊明经过时把他拦下来喝酒。陶渊明一见酒,果然停了下来。当他们两人喝得兴致正浓的时候,王弘摇摇摆摆地过来了,假装是偶然碰到的,也来加入一起喝酒。这样总算认识了,也没惹陶渊明生气。

几年后,东晋的一代名将檀道济到江州做刺史。他上任不久,就亲自登门拜访陶渊明,劝说陶渊明出去做官,并要送给他酒食,都被陶渊明回绝了。当时在那一带隐居的还有刘遗民、周续之两人。他们同陶渊明合称“浔阳三隐”。事实上,这两个人和陶渊明一点也不一样,他们很有钱,同当官的交往密切。这些人只不过想借“隐居”来找个终南捷径罢了。在陶渊明看来,真淳的上古之世邈远难求,而现实又如此让人无可奈何,理想的人生社会,只能寄托在文学之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的评语,精当地点出了陶渊明文学创作的特点。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诗现存126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7首。他的五言诗沿着汉魏以来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向着抒情化、个性化的道路发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把平凡的乡村田园劳动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园地,开创了田园诗一派。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宋临川王刘义庆(公元403年~444年)撰,此书带有纂辑的性质。有梁代刘孝标注,引书400余种,丰富了本书内容,也是珍贵的史料。《世说新语》主要收集记录了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人物的逸闻轶事。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多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等,反映了士族阶层多方面的生活面貌和情趣,集中表现了他们个性自由、适意而行的文化特征。《世说新语》别有艺术魅力,文字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人物形象生动,鲁迅认为《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作为记叙逸闻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世说新语》对后世笔记小说影响深远,是后世小品文的典范。

北朝民歌

古代女子生存指南  历史的教训  人间富贵花的日常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游戏从被全服追杀开始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抱天揽月传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  超可靠的洪荒小师叔  德国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圣世巫医  我有一尊炼妖壶  飞毡  唐诗三百首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春禧宫谋  变异成最强生物的老婆你们喜欢么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热门小说推荐
我们复婚啦

我们复婚啦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经历过父母不停争吵的日子。于是,大多会在心里默默念叨自己以后的婚姻一定不会像爸妈这样,在争吵中度过。田馨,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后,她和大多数女孩一样,工作,恋爱。纪德,就是她的男朋友,一个游戏编程员。两人没过热恋期就结婚了。再然后,他们就开始为了各种小事争吵。田馨也在一次次的争吵中,变成了父母那样的人。纪德,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吧!与大部分女人一样,说离婚,不过是希望另一半能变得更好。纪德也知道这点,所以每次争吵,都不会真的答应。直到某天,在田馨还没提出离婚前,他便拿着结婚证,说我们离婚吧。于是,两人去民政局办了离婚。一个月后,纪德突然出现在田馨面前,就像刚认识时的样子。嗨,今天可别说没空了。田馨很困惑,恼火地质问你玩什么把戏?我们已经离婚了。纪德愣了一下,似乎是想起什么,尬笑着说了句玩笑,便离开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之后的每一天,他都重复着同样的举动,好像记忆就停留在两人初识的那刻。后来,她才知道,他得了阿兹海默症,早老性痴呆。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的爱人因病忘记了你,你会怎么做?现实向故事,励志,温馨...

天庭兵王

天庭兵王

新书已经上传,书名一剑捅穿这民国,请大家继续支持。荣嘉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猴子才刚刚从石头里蹦出来,天蓬还没被封为元帅,小白龙还在四海逍遥地纨绔着,九头虫才长出两颗头,那具白骨依然被深埋在万年阴墓下,黑熊是个只知掏蜂窝的吃货,蝎子精对自己的身世懵懂不知,一切都还没开始,但高高在上的圣人们已经开始布局,只是随着荣...

爷我等你休妻

爷我等你休妻

想要休书?行!侍寝七夜,令本王满意就成全你。他轻飘飘地扔下一句重量级的话。她小脸纠结,扭着小手帕一咬牙,点头了。于是,锁门,落窗。七日七夜完事后,她爬不起来却伸出小手问要休书,不料,本王不满意,下一个七夜再谈轻松宠文...

我自地狱来

我自地狱来

他来自地狱,只手灭恶鬼,谈笑斩修罗,却没想到碰上这种事校花同学,有事好商量,先把衣服穿上!...

绝世小医仙黄小龙

绝世小医仙黄小龙

小农民混花都!会符篆!会咒语!会医术!会一切!透视咒!隐身咒!定身咒!穿墙咒!撒豆成兵!纸人术!...

超级保安

超级保安

小姐,你亲戚快来了,赶紧垫个小宝贝吧!预知女人经期,接吻愈合伤口?上帝创造少女,男人制造妇女,不死神石却让杨震两者皆能!游历于群美众香之中,他到底该如何选...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