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道家有个词,形容得很好,叫&ldo;精思入神&rdo;,精密的思想已经到了进入神话中那个神的境界,这也是一种定了。所以管子说:&ldo;思之,思之,鬼神通之&rdo;,用很专一的思想来思维,到最后突然灵感发了,什么都知道了,这也是一种境界哦,接近初禅了!
所以讲,有成就的人都有他定的修养的一面,这样给你们讲你们就可以了解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要达到心一境性这个状态,并把它变成习惯,忘记了时间和空间,永远在那个境界。但是世界上谁做到了?有些人想钱、名利、男女,到了发疯的境界,那也是专一啊,但那不是道,那是病态,他是走岔了路,我们叫他神经病。中国武侠小说有个名词,叫走火入魔,那也是专一啊。
所以佛说四禅八定是共法,是佛道以及外道共同的一个法和原理,但并不是佛法。
我们用现代化的逻辑的办法,把显教、密宗给你们分别讲清楚了,也告诉了你们心一境性的道理。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前面讲的那些祖师们,他们证道非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不可。你们大家也在学静坐,你们大部分不过是坐在那里闭眼休息一下,等于睡眠,不是静坐修道,大家要反省一下自己了。
我们前面介绍的那些男女祖师们,乃至中国一般修禅的,都是真正下过功夫后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的。不经过这样的修证功夫而想要证悟成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经过这样的功夫,你一生所学都是枉然,没有用。
你可能会说,有些人智慧很高,像六祖啊,中国其他的禅宗大祖师啊,包括像有些密宗的大祖师们,他们似乎没有经过这些经历就悟道了,那是因为他们多生累世所积累的戒定慧根基深厚了,在道理上一下就悟道了。注意哦!他们那个空是般若的空,不是空无边处定的那个空;他们的心一境性是大乘的心一境性,比一般的心一境性要高很多,这是我们对心一境性的研究分析。
所以我经常讲,一般人都不懂,把显教、密宗跟普通的佛的教理都分开了,其实,显教就是密宗,密宗就是显教,你懂了学理就明白这一点了。
中国有四个字&ldo;好学深思&rdo;,要深入研究。叫你证得空性,不是叫你不用大脑。修行证道如果不用头脑,会越来越笨,来生变猪,猪也变不上,都变昆虫了。这是很严重的事,不要搞错了,往畜牲道去修了。
正确的修持方法再加上时间,当你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时,你的身心,包括气脉,当然要起变化。要达到那种境界,也许要几十年,也许一百年,也许三、五天,这就要看各人的根器,看你前生所种的种子了。像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很多弟子听他说法后,当下就得阿罗汉果。唯识有两句话:&ldo;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rdo;,多生多世修行的种子,生出你现在的情形,你身心的变化也许很快,也许很慢,不是呆定的。
身心的变化也许伴随著痛苦,也许伴随著快乐,身体有时候痛苦,有时候是舒服,总之会有各种反复的变化。前面讲的西藏那些修行人身心变化的境界,很令人响往,但也令人望而却步,&ldo;哎呀,我怎么受得了那种苦行,我没有那么多功德啊!&rdo;
初禅‐‐离生喜乐
初禅是&ldo;心一境性、离生喜乐&rdo;,心一境性我们刚讲过了,那么什么叫&ldo;离生喜乐&rdo;呢?&ldo;离&rdo;就是对人世间的厌离心,对人世间有脱离之感,这是初步。然后,慢慢气脉打开了,你可以得喜乐了。这个喜不是普通发了财,或者讨了一个好老婆,或者嫁了一个好男人那种喜,是法喜充满,无比的快乐。到了这个程度,你有分离之感,身心可以分离了。如果身体衰老了,不想留在人世间了,也可以马上走,如果再想来,找一个身体投胎就是了。
佛把什么都告诉你了,可是一般研究佛学的人,甚至研究唯识学的人,只知道在嘴巴上讲讲四禅八定,而不经过各种各样的修持,所以永远不能了解佛法的深意。佛法越来越衰没了,也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普通人懂了一点佛法的道理,或者有一点体会,也会很高兴快乐。但这只是一种心理上偶然的反应,也是很好的,对现有的生命也会有帮助。但要想修证做功夫,这个是不算数的。你看那些有成就的祖师们,都曾经离开尘世去专修,也许即生成就,也许两生,也许很多生,不一定的。
如果走大乘的路线,修菩萨道,一方面有家庭,有事业,一方面还要修持,那需要大智慧,大功德,大气派。修菩萨道要一边入世做事情,一边随时有慈悲心,在大愿,利世利他。这个比出世专修还要难,也许成就比小乘还要快还要大。
要达到初禅境界就要修持,或者叫行持,在大乘叫行愿。行愿所培养的功德必然会引发身心的变化。在密宗他们是用修气修脉修拙火的方法。如果自己的拙火发动不起来,也可以用修火观的方法。至于说哪种方法更适合你,没有一个呆定的说法。但有一点,不管你是用什么方法,要想有成就都需要修持自身的功德,这个功德包括自己心理行为的转化。功德到了的人,不修气脉,拙火也会发动起来,四加行里面的&ldo;煖、顶、忍、世第一法&rdo;的境界,也都会来。
有些人初步有一点功夫,他的傲慢心就来了,而且脾气瞋恨心就越来越大,越来越讨厌别人,看不起别人,这样就走向外道魔道了。所以说修定是共法,就是这个道理。孟子说:&ldo;人之患、好为人师&rdo;,不是说不可以为人师,传道是应该的,但是要做到不受人家恭维,不被这些事影响了自己的静修,所以这句话里戒定慧都包含了。
如果你有功夫以后,更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得到的一切,不过是众生本有的自性功能,因而发起更多的慈悲心、布施心,那就是佛法了。
同样的道理,修密宗的人寻找上师,要对上师很严格的考察,如果一个人吝啬没有慈悲心,就不是一个好的上师。换句话说,上师对弟子也要作严格的考察,看这个人有没有资格作学生。
四禅八定加上佛法小乘境界,以及大阿罗汉的灭尽定,都不是究竟,这不过都是法尘影事而已。
欲界的喜与乐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真正修证做功夫的事,不是普通的学理,所以需要把显教密宗融会贯通起来研究。如果拉开来讲,这个课题涉及到人体生命科学的很多方面。但简单的归纳起来讲,&ldo;喜&rdo;是心理方面的境界和现象,&ldo;乐&rdo;是身体生理方面的反应。
喜乐的境界有大有小,我们普通讲的喜乐都是欲界的事。譬如饮食,看到好的菜,心里很高兴,就是喜,吃得很舒服就是乐。但吃饱了以后又生病,不舒服。
如果拿男女作比喻就更清楚了,两个人情啊爱啊抱在一起,有了性欲就性交做爱,就会高兴、有快感,喜乐都包含在里面了。男女性高潮的快感只有一刹那的时间,喜乐都过去以后,两人身心都空空洞洞的,严重的甚至有虚脱的情况,因为这是普通的喜乐。
一切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离苦得乐,包括修道成佛也是这个目标。譬如欲界天人也和我们一样,仍有男女饮食的欲望,他们交合还是五欲(色声香味触)之乐。但是与我们人相比,天人的修养层次高一点,他们的福报大一点,喜乐也比我们高一点强一点。欲界天分六层,人道以上的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以及再上面的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
如何修证佛法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孟子旁通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历史的经验 圆觉经略说 太极拳与道功 金刚经说什么 唯识与中观 温故而知新 笨狗 论语别裁 何如 烈狗 白话易经 斯文败类 我说参同契 两面派
养龙,养凤,其实跟养母鸡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前者是传说中的神物,后者是随处可见的凡物。许耀意外之下,获得了一个养殖空间,里面有许多秘密等着他去发掘,至于能不能养龙养凤,就看大家的收藏和推荐给不给力了...
方楠穿越了!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的针灸大师方楠,来到了一个武力至上的世界。失去了前世所有的荣耀,换来的只是一副孱弱的躯体,一个被人讥笑为废材的皮囊!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斗之天生筋脉闭塞?那么就用针灸把筋脉全部打通!天生资质不好?那么就把所有的穴位改造成丹田!我命我掌握,由我不由天!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群104818513,多支持俺,谢谢!...
人有人路,鬼走鬼道,在阴阳交替中,给人鬼做交易。不论你是人是鬼,这里可以满足你的一切欲望,只要你能付出足够的代价,这代价可以是钱,也可以是你的命。浅谈,我给人鬼交易做中介的那点事。...
...
作者巴赫伦的经典小说魅魔系统开局攻略半精灵女王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备受贵族夫人追捧的圣武士学徒雪莱竟然是个靠吸食女性精气成长的男性半魅魔?!为了变强,觉醒了魅魔系统的他,将神圣(罪恶)的小手伸向了魔力满满的魔物娘们就先对从远道而来的半精灵女王下不对!啊!是她对我先动的手!唔端坐神座之上,雪莱自豪地回忆道我对虫族母皇下过嘴,卓尔主母摸过腿,还在巨龙堆里装过鬼,地狱深渊里卖过萌,天堂山里发过狠!我在各界穿梭,我来(寻找魔物娘),我拯救...
在玩游戏的时候,苏云惊奇的发现,自己获得了一张激活码,成为了一名玩家,可以随意进出奇幻异世界!然而,等他穿越后才发现是不是有点奇怪了,怎么变得这么可爱,女装正太or大O萝莉?坑爹呢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