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第1页)

关于行蕴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

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业。

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业为性。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云何念。谓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惯习事者。谓曾所习行。与不散乱所依为业。

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来。因心定故知实了知。

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昧略为性。不自在者。谓令心等不自在转。是癡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极成昧略。此善不善及无记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

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ldo;行&rdo;这个字很难解释。首先,行是心的状态,所以修行也叫修心。也就是说。修行要从自己的心理状态修起,要改正自己的思想,要随时注意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打坐只不过是修行的一种,只是帮助你养成一种习惯而已。如果自己的行为不改,那种修行是没有用的。注意,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是未表的色,行为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所以,我常常叫人家学佛要先读《普贤行愿品》,先要发大愿,而且不光是思想发大愿,还要贯彻于行动。

&ldo;行&rdo;还有动力的意思,比如说太阳、月亮时时刻刻都在转动,那就叫行。有人说,胡适之提出,中国文化是静态的,那种说法并不正确。中国佛道儒从来没有讲静态,因为静态不过是动态里的一个现象,是一种缓慢的动。易经乾卦的第一句话就是&ldo;天行健&rdo;,天就是宇宙,意思是说宇宙永远都在动。如果天不动的话,宇宙生命就会毀灭了。其实死亡也是一个动态,所以宇宙生命本来是活动的。生死轮迴是动的,不生死轮迴也是动的。佛入涅槃也不是死亡,而是证得生命最初的那个活动的能力。

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态。宇宙就像圆桌、圆球一样,是圆的,永远在动。我们把圆的看成是直线,那是因为我们人为的把它切了。在小范围内,圆与直线很相似,所以没有真正的静态。其实,动就是静,静就是动,没有静也没有动,没有阴也没有阳,这是形而上的法则,很高很妙的。佛法真正到了最高境界是不动也不静,即动即静的。比如说阿罗汉入定,自己以为不动了,其实还在动。大菩萨、佛境界也一样的,不是不动,是慢动。

&ldo;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rdo;

这里说,行蕴包括了受、想两蕴以外的所有与心相应和不相应的状态。所谓与心不相应的,是说我们心理无法配合、无法转变的东西,一共有二十四种,比如佛法的规律、时间、空间等。举例来说,你打坐入定七天,你觉得很快,好像只有半个钟头,但是宇宙运行的时间还是七天,一点都没法改变。

与心相应的状态就很多了,我们所有的意识心理状态都属于行蕴的范围。行蕴不是你&ldo;想&rdo;出来的,好比说,我们很多思想是自己冒出来的,我们并没有去著意想它,那就是行蕴。行蕴包括很多,我们只挑出下面几个重要的来讨论。

&ldo;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rdo;

广义来讲,行蕴里的&ldo;触&rdo;这一部分,包括很多,像我们的身体就充满了触的作用,冷暖滑涩都是我们触的感受。其实,我们的眼睛看见东西,耳朵听到声音,这里面都有触的作用。严格来讲,我们的生命时时刻刻都与外面的物质与物理世界进行交感和交流,通过意识的作用产生痛苦和快乐。

我们的生命,外在物质和物理世界,以及意识合在一起叫三和合。以眼为例,眼睛看外面物质世界的色相,就像照相一样没有分别,但与意识配合后,就会知道这是红的,那是蓝的,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所以,眼睛、外在的色、意识这三缘和合起来后,就有了分别作用。这样,三缘和合后,心会发生各种苦、乐、喜、怒等形态,我们将这些心理、生理状态领受吸纳进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和业力,这叫作触。

&ldo;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业。&rdo;

什么是作意呢?作意直翻就是&ldo;作成意识&rdo;的意思,&ldo;谓令心发悟为性&rdo;,就是说作意是一个使我们内心开悟,&ldo;喔,懂了!&rdo;这么一个作用。

另外,作意能&ldo;令心心法现前警动&rdo;,能令我们心中起警动的作用。好比说,别人很客气,倒一杯茶给我们,我们马上说&ldo;哎哟,不敢当!&rdo;这就是警动。

作意还有第三层意思,&ldo;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来&rdo;。比如说,我们到一个地方,一个我们很尊敬或者不认识的人,突然很客气,为我们倒茶,我们马上说&ldo;啊呀,不敢当!&rdo;我们心中对这个印象深刻,记在心里了,这叫&ldo;忆念义&rdo;。同时,我们心还会攀缘,&ldo;哎呀,某人倒茶给我,真不好意思,下次有机会,我要请他喝茶!&rdo;这个攀缘心会造成一个业力,这就是作意的第三层意思。

&ldo;云何思。注意,思与想不同,思属于行蕴,想属于想蕴。关于想,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很重要,在五蕴中独占一蕴,而且想蕴是五蕴的重镇。中文里,经常把思与想连起来用,叫思想。比如说国民党、都经常说:&ldo;某人思想有问题,应该抓起来!&rdo;我一直反对这样做,我说,你们要搞清楚,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思想,思想一定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思想,你难道要把天下人都抓了吗?所以说,说别人思想有问题要讲清楚,是男女思想有问题,还是政治思想有问题,还是经济思想有问题,不能扣大帽子。这是讲到&ldo;思&rdo;,顺便提到的。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何如  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金刚经说什么  两面派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论语别裁  白话易经  历史的经验  孟子旁通  斯文败类  温故而知新  圆觉经略说  笨狗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如何修证佛法  唯识与中观  太极拳与道功  烈狗  

热门小说推荐
灵武圣皇

灵武圣皇

一指破苍穹,一剑动乾坤!一手压万天,一脚踏万界!叶尘浴火重生,强势崛起,开启一场逆天之旅!...

娇妻太水嫩,总裁宠上瘾

娇妻太水嫩,总裁宠上瘾

我好痛,司慕哥哥,救我!在她危机四伏之时,梦中的男神从天而降,为了抱住他大腿,她开启了惊天地泣鬼神般的追夫模式。婚后司慕哥哥,有人欺负我。第二天,欺负她的人,惨遭报复,爬到她面前跪地求饶。某女纳闷,这个霸道冷情的男人,怎么一夜间,像变了个人,无时无刻要把她宠上天!少爷,少奶奶把您的名表打包扛出去低价卖了!某少微微眯眸她高兴就好。隔天,管家匆匆跑来少爷,少奶奶把您给卖了!某少...

末世血魔

末世血魔

丧尸进化者变异生物2012年,玛雅人预言之中,是作为人类末日的一年,生化病毒爆发之后,人类的文明世界完全崩坏,新的生存法则代替了旧的法律制度。莫雪,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末日到来的时候偶然获得了一双写轮眼,而且这写轮眼还能够通过猎杀各种怪物获得进化点数来进化出各种瞳术月读?天照?须佐能乎?呵呵,那已经是过去式了,我如今拥有的是日蚀星陨虚实变换,甚至,我能够通过瞳术像虐杀原形病原体一般改变身体构造!不一样的写轮眼,更加强大的写轮眼,将会在末世谱写怎样的传奇?ps本书签约起点一组,读者大大们可以放心收藏!!!本书一群9796758(第一滴血),注意附加信息填写起点书友!!!...

无法下线

无法下线

作者白衣负雪的经典小说无法下线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他本应在上一个时代死去,却活到了新的轮回。平凡的他因为一款游戏,重新走上了父辈的路,也肩负起曾经无法想象的巨大责任。这条九死一生的路,他能否走到尽头?...

绝世小医仙

绝世小医仙

小农民混花都!会符篆!会咒语!会医术!会一切!透视咒!隐身咒!定身咒!穿墙咒!撒豆成兵!纸人术!...

女村长的贴身兵王

女村长的贴身兵王

拥有医术厨艺和功夫的特种神兵苏木因为在特种训练营犯了错误,被安排到农村给一名实习女村长当保镖。在农村和都市,苏木桃运连连,各类美女投怀送抱。通过和美女们一次次的接触,苏木也慢慢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给他一个村,还你一座城!苏木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的实现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