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八卦筮法源流考十二(第1页)

——八卦筮法江湖术揭示与批判

上卷八卦取象筮法

语》一书记载以春秋文本文《周易》筮之的筮例

第一节《国语》一书里记载的三个筮例

《左传》里记述赵鞅想出兵援郑的计划被龟筮否决了,不过这一次的龟筮决断结果在《左传》里没有下文,不象第一筮例中周太史为敬仲算的那一卦,却有下文,《左传》里记述八辈子后敬仲的后代“代陈有国”了。而这一次的占与筮结合只是否决了赵鞅想出兵援郑的计划,而并没有下文,若不出兵援郑有什么后果,即没有验证这龟筮结合而占筮的结果是否应验不应验。总之是赵鞅听信了身边的高参与谋士的龟占与筮卜的说法。

以上这十一筮例,是以春秋《周易》文本筮之的筮例。而其中唯有一例是个“变卦”筮法,其它均是“变繇”筮法。我们也已知《襄公九年》里所记的筮例中出现的“艮之八”的说法。而这种“八”说在《国语》里所记的三则卦例中,却有两例中出现。

接下我们且看《国语》一书中所记卦例。

先秦《国语》书里共记载有三个筮例

《国语》中则仅有三个筮例,而且这三例都是关于晋国的,其中两例又都是关于晋文公重耳的。

、《国语·晋语四》:“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国之务也,吉孰大焉!震,车也。坎,水也。坤,土也。屯,厚也。豫,乐也。车班外内,顺以训之,泉原以资之,土厚而乐其实。不有晋国,何以当之?震,雷也,车也。坎,劳也,水也,众也。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车有震,武也。众而顺,文也。文武具,厚之至也。故曰《屯》。其繇曰:‘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震雷,长也,故曰元。众而顺,嘉也,故曰亨。内有震雷,故曰利贞。车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济,壅也。故曰勿用有攸往,一夫之行也。众顺而有武威,故曰‘利建侯’。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强,故曰《豫》。其繇曰:‘利建侯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是二者,得国之卦也。”

、《国语·晋语四》:“董因迎公于河,公问焉,曰:“吾其济乎?”对曰:“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沈之星也。实沈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今君当之,无不济矣。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大火,阏伯之星也,是谓大辰。辰以成善,后稷是相,唐叔以封。瞽史记曰:嗣续其祖,如穀之滋,必有晋国。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谓天地配亨,小往大来。今及之矣,何不济之有?且以辰出而以参入,皆晋祥也,而天之大纪也。济且秉成,必霸诸侯。子孙赖之,君无惧矣。”

、《国语·周语下》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之也,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终,君三出焉。’一既往矣,後之不知,其次必此。且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曰:‘使有晋国,三而畀驩之孙。’故名之曰‘黑臀’,于今再矣。襄公曰,此其孙也。而令德孝恭,非此其谁?且其梦曰‘必之孙,实有晋国。’其卦曰:‘必三取君于周。’其德又可以君国,三袭焉。吾闻之《大誓》,故曰‘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以三袭也。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必早善晋子,其当之也。”

《国语·晋语》里有两卦例中均带“八”说。

如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

“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谓天地配亨,小往大来。今及之矣,何不济之有?”

这两卦例都是涉及晋文公在没有成为晋国国君之前,流亡国外时期,所进行的占筮卦例。

我们先看重耳(晋文公)亲自筮卜,问是否能得到晋国君位的卦例。即占筮出的是“贞屯,悔豫,皆八也”的说法。

《左》,《国》中记载的卦例中出现的“八说”,在易界上,已被认定为是个无变爻卦的错误称法,因不知那时卦符号的写法所造成。而“贞”、“悔”也在易学上有定论,是指内外卦的称法。

在《左传》里记载的一筮例,出现的“艮之八”的“八”说,前面已讲过这种称法。

而此处的“贞屯,悔豫,皆八也”又是何意呢?先看“贞悔”是否是内外卦的称法。若占出一卦,按其卦画符号里的八卦取象,又以内外卦之代称来表述这一卦,也不无不当。如占出是《屯》卦,外卦,取象为“坎”,又称“悔”,内卦,取象为“震”,又称“贞”。若用“贞”、“悔”来称,会说,“得贞震,悔坎,皆八也。”即用“贞悔”表示是一个《屯》卦,又说明是一个没有变“爻”的《屯》卦,是说得通的。而类似这种说法,并且在《左传》里的筮例中就出现过。即《僖公十五年》:“其卦遇《蛊》……《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这里的“贞”、“悔”就是指《蛊》卦画里的内外卦的八卦取象。外卦《艮》卦(八卦之一)取象为“山”,称“悔”。内卦《巽》卦(八卦之一)取象为“风”,称“贞”。

但此处的“贞屯,悔豫”里《屯》与《豫》不是八卦里的卦名称,而是六十四卦中的两卦名称。这里的“贞屯悔豫”,若表述的是《屯》之贞,是指《屯》卦的内卦,“悔豫”是表述的是《豫》卦的外卦。那么《屯》的内卦是震(),而《豫》卦的外卦也是“震”()。这里的“贞屯悔豫”显然不是指一卦里的内外卦。因为《屯》与《豫》都不是“八卦”中的卦名称,而且又不是说的"《屯》之《豫》",况且春秋文本《周易·屯》里也没有以《豫》做繇题的。那么,为何称“贞屯悔豫”呢?易学界上还有认为“贞”是代表“本卦”,而“悔”是代表“之卦”(即变卦)。若《豫》卦是《屯》卦的“变卦”。那么后面跟着出现的“皆八也”显然是说不通的。即此卦例中的《豫》卦若是《屯》卦的“变卦”。那么学界认为的“八”说是个“不变卦”的称法就错误了。那么此卦里的“皆八也”也不是讲占筮出的是个“无变爻”的卦。但从此卦例的表述及解卦上从两卦的八卦取象及两卦的卦辞分析所问事项的吉凶来看,此卦例是通过两次占筮得出两卦,即《屯》与《豫》卦。此卦例不是变卦筮法。显然此卦例中的“皆八也”符合“不变卦”的说法,即这里的“八”是代表起出的卦是没有“变”的卦(在春秋时应称没有繇变的卦)。这一卦例说明是在起筮两次。第一次得不变的《屯》卦,第二次又是一个无变繇的卦,即《豫》卦,才称“皆八也”,一个“皆”字表明是两次起卦,得两个不变的卦。就以卦辞来断。正如司空子的说法:“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这里又出现一个“皆”字,正是指两卦辞里都出现了“利建侯”。《屯》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而《豫》卦的卦辞是:“利建侯,行师。”所以司空子为公子重耳断卦时才说:“去,是在《周易》,皆利建侯。”做为认为重耳能得晋国的问卦根据。认为是神已兆示出的占辞里都出现了“利建侯”。公子重耳问卦是否能得晋国,而筮出两卦,均出现“利建侯”,这不是"神启"吗?所以司空子接着说:“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

我们已知司空子解卦上说的“皆利建侯”的出处。正是通过春秋文本《周易》里《屯》与《豫》卦辞(不是繇辞)里出现的“利建侯”。司空子又进一步解释重耳必得晋国的卦象兆示。司空子即通过卦象又引出卦辞解读了一凡,现将司空子解卦过程,即《国语》里的记载此卦例司空子的断卦说法抄录如下:

“司空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国之务也,吉熟大焉,《震》,车也。《坎》,水也;《坤》,土地;《屯》,厚也;《豫》,乐也。车班外内,顺以训之,泉原以资,土厚而乐其实。不有晋国,何以当之?《震》,雷也,车也;《坎》,劳也,水也,众也。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车有震,武也;众而顺,文也。文武具,厚之至也,故曰《屯》。其繇曰:‘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震雷,长也,故曰元。众而顺,嘉也,故曰亨。内有震雷,故曰利贞。东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济,壅也,故曰勿用有攸往,一失之行也。众顺而有武威,故曰利建侯。《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强,故曰《豫》。其繇曰:‘利建侯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是二乾,得国之卦也。”

这是司空子为重耳亲筮之,筮出的“贞屯,临豫,皆八也”的卦而做出的解释。是以《屯》与《豫》两个卦的八卦取象以及两卦的卦辞来解释重耳得晋国的兆示根据。这里的《震》车。《坎》水。《坤》土。雷,劳,众,武,文,母,长男。都是从《屯》卦和《豫》卦中的八卦取象中来。而此卦例中的“其繇曰:‘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繇曰:‘利建侯行师。’”正是《屯》与《豫》两卦里的所谓卦辞。从这一卦例中的称法(即“皆八也”)和解卦内容来看。这“八”说,是代表了两个“不变卦”的称法是说得通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这种“八”说,起初是通过“六联体”符号里的一个像“八”写法符号产生的说法。后来这“八”说也就演变成筮法上的无“变”卦的代称了。

而“贞屯,悔豫”初始称法来历。

“贞屯”是取自《屯》里所谓的卦辞“元亨利贞”之“贞”。而“悔豫”是出自《豫》第三排序的繇辞里“盱豫,悔、迟,有悔。”为何取此繇辞里的“悔”而说“悔豫”呢?这要结合“皆八也”来分析。此卦例的“贞屯,悔豫,皆八也。”应是“贞屯,悔豫皆八也。”即“悔豫皆八也”是一句不可分开的话。《豫》的画卦符号是:

从《豫》卦画符号,由底向上排,初画,二画,三画都是“八”的这种写法,是三个“八八八”符号上下组合。所以称“皆八也”。而从初画(即初繇辞)向上排列名称,被巫史改造出八卦卦书,即《周礼》里所言的《归藏》、《连山》的卦书,已有考古上发现被学界认为的王家台《归藏》的那种卦书。

从逻辑推理上来讲《僖公十五年》里一卦例中的“《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的说法是来源于“贞屯悔豫”的说法,而演变成卦学上的术语。

再一《国语》一书的编者,学者认为是战国初期某位史学家,而《左传》一书的编者,现代史家认为与吴起有关。吴起当在战国后期人物,即公元前382年,楚掉王任命吴起主持变法。从《左传》第一筮例来看,周王室里的一位史官,为陈侯的小儿子陈完算的那一卦,是“代陈有国乎”。而在占筮之前还记述陈公子的老婆在出嫁前也用乌龟卜其吉凶,得出龟卜繇辞里:“风皇于飞,和鸣锵锵,有为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这一龟卜却断出陈完的老婆会在姜国(齐国)孕育后代,到第五世就昌盛,官就做到正卿,到第八代时,势力大的没有人可比。从一卜一筮来说明,写《左传》之人是知道陈完从陈国流亡到齐国到他们的第五代子孙,已成为齐国的正卿级人物。公元前481年,正是田氏(即陈氏)奇取齐国政权,田常为齐国相,掌握了齐国的实权(即为龟卜繇辞中所言的“正卿”)。到公元前386前,田和(田常的重孙)废掉了齐康公,自立为齐侯,终于“代陈有国乎”。到公元前356年,田和的孙子田齐继位,是为齐威王,齐国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之人,与秦国并称为二强,后来秦,齐都一度称“帝”。

从《左传》里的第一筮例来看,写《左传》者是知道齐威王的事。那么这一卦从齐威王的祖上算到3oo多年后的强齐,只能说明写《左传》一书的作者是生活在战国后期。这与史学家钱穆认为《左传》一书与吴起有关,是有根据的。那么战国后期,起码《周易》文本还没有被改造成“六·九”卦爻式结构形式。这与竹简《周易》文本并不冲突,竹书《周易》已是“六·九“爻式的文本,因竹书《周易》的时间上至战国末期下至西汉初期。这意在说明《左传》一书产生的晚,而《国语》一书应早于《左传》。《左传》里的《僖公十五年》里的筮例中出现的“贞悔”之说应是受到《国语》里所说的“贞屯悔豫”说法,而派生出内外卦的说法来。

总之,通过以上的出现“八”说,以及“贞,悔”的说法,都是卦术上的一个演变过程。“八”说先是对卦画里的基础符号("八"后改为"一一"写法)的说法而演变成算卦上占筮出一个“不变卦”的称法。而“贞悔”本是《周易》文句中的判词,被巫史把《周易》改造成卦书后,也是从卦繇里的称法而演变成八卦筮术上的内外卦的代称。似乎说这么多的废话而求证八卦筮术上的这些术语有何意义呢?实乃是意在揭示“八卦”筮法既没有什么神秘性,也没有任何使用性。《左传》里记载的春秋时期统治者以春秋文本《周易》占筮,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的欺骗工具。

《国语》里的第三个筮例,《国语·周语下》记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之也,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终,君三出焉。’一既往矣,后之不知,其次必此。且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曰:‘使有晋国,三而畀驩之孙。’故名之曰‘黑臀’,于今再矣。襄公曰驩,此其孙也。而令德孝恭,非此其谁?且其梦曰:‘必驩之孙,实有晋国。’其卦曰:‘必三取君于周。’其德又可以君国,三袭焉。吾闻之《大誓》,故曰:‘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以三裘也。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必早善晋子,其当之也。”

这一筮例并非是以春秋文本《周易》进行卜筮的筮例,我们将与《左传》所记的非是以春秋文本《周易》进行卜筮的两卦例一同另行讲述。

别人穿越不是王妃就是嫡女  特种兵之终极兵王  大唐:皇帝是我女婿  娱乐:苟了多年的龙套,爆发了  白洛珂唐臻  从极挑开始制霸娱乐圈  西游:从平乱花果山开始!  重生太子妃:鬼王绝宠  灵异降临:开局觉醒八奇技  洪荒:我,女娲,开局拿到剧本  高冷妈咪是神医  穿越开局:我是小丑巴基  乔连连顾楼季云舒  封神:从女娲宫题诗开始收取修为  moba:峡谷签到小半年  苏桃桃程望  校霸女友  权臣宠妻攻略  沈鸢慕笙诃  我能推演未来走向  

热门小说推荐
游戏人生

游戏人生

随身携带训练场银行医院和保险柜,且看仙二代丁浩如何游戏人生,振兴家族,俘虏美人心。书友群309668984...

1908远东狂人

1908远东狂人

他回到了清朝末年,以一己之力扭转历史的乾坤,写下一段远东狂人的传奇...

无限觉醒之分裂

无限觉醒之分裂

圣杯!?我的!!!五灵珠!?我的!!!炼妖壶!?我的!!!所有我感兴趣的统统都是我的!!!无限流小说QQ交流群758907150...

冤家不冤嫁

冤家不冤嫁

听说左慕南的丑媳妇又搞事儿了!...

强龙奶爸

强龙奶爸

神级兵王回归都市,莫名其妙成为孩儿他爸,从此踏上一条带娃装逼之路,各路美女接踵而来。我只想过平凡人的生活某人如是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