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易》六十四文政治哲学译解
是借对身体的反顾或反观,来比喻在治国理政上,君子应不断地自我回顾与反思,检省自己,达到自身的不断完善,免得偏离正道而犯错误。这是为君子讲述的修身治国道理。
可本篇里的“艮”,后来也演变成了“八卦”筮术里的“八经卦”之一。“八卦”筮术里的“艮卦”取象为“山”,其“五行”为“土”。而《周易》里的《艮》文讲述的是回顾,反观自身的道理,《艮》文里并未出现“山”或“山”说,当然是没有什么“卦象”与“艮为山”的说法。这《艮》篇讲述的是政治道理,而春秋时期史巫把《周易》改造成卜筮形式,到战国末及帝王专制初,后儒们为帝王制度服务,而创作了“系辞传”与“说卦传”,把《周易》与“八卦”筮术扭合在一起,而形成了“亦巫亦理”的“易学”。后人也把《周易》一书视为筮书看待,而全然不顾《周易》里说了什么。直到今天已然有那么多的教授与学者,还不明悟,而把《周易》说成是卜筮之书。正如《井》篇里的那句话“井渫不食,为我心恻”,若不除去被罩在《周易》身上不相干的东西,实在让人心寒,让人悲痛。
我们看一看北宋张载著的《横渠易说》里对《艮》卦的注释。
“艮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虽处喧哄,亦无害于为学。有人于此,或日月而至焉,亦有终日而不至者,及其久也,去者常少。若居于家,闻婴孩之啼则有不忍之心,闻奴婢喧戾则犹有不容之意,至于市井纷嚣一不与我事,何伤于存诚养志!
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夫入他人之庭,不见其人可止也,艮其背至近于人也,然且不见,以其上下无应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学者必时其动静,则其道乃不蔽昧而明白。今人从学之久,不见进长,正以莫识动静,见他人扰扰,非关己事而所修亦废。由圣学观之,冥冥悠悠,以是终身,谓之光明可乎?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动静不失其时,是时措之宜也,集义也,集义久则自有光明。静则无见,必动乃见。其道光明,以其本之光明,故其发也光明。’
易言‘光明’者,多艮之象,着则明之义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位,所安之分也。如‘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腓,体之随也,不能禁其趾而徒止其腓,腓所未听,故心不能快。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一身而动止中列,危至薰心。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止于心,故能艮其身,咸之九四‘朋从尔思’义近之。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不能施止于心而能止其言,故悔可亡也。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张载北宋人,字子厚。世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侨居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
《横渠易说》,亦称《易说》。三卷,《上经》一卷,《下经》一卷,《系辞传》等十传为一卷,末又有《总论》十一则。
《横渠易说》对《周易》与《易传》经文注释比较简略,有些经文数十句中一无注说。如对《艮》的注释,其思想并不符合《艮》之本义。
张载的另一著是《正蒙》,一名《张子正蒙》。《正蒙·大易篇》里最有名一句话是“《易》为君子谋”。单从这句话若对《周易》一书的高度概括,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张载的"易学"依然是矛盾的,《大易篇》里依然认为“尚占则谋必知来,四者非知神之所为,孰能与于此?”这是他认为《周易》有占卜的一面,并且依然是从阴阳、太极、象数上阐发封建王道的仁义道理思想,《大易篇》所论述的内容与《周易》原创内容是个风马牛不相及。
重生太子妃:鬼王绝宠 高冷妈咪是神医 娱乐:苟了多年的龙套,爆发了 特种兵之终极兵王 权臣宠妻攻略 别人穿越不是王妃就是嫡女 乔连连顾楼季云舒 洪荒:我,女娲,开局拿到剧本 从极挑开始制霸娱乐圈 封神:从女娲宫题诗开始收取修为 穿越开局:我是小丑巴基 西游:从平乱花果山开始! 白洛珂唐臻 我能推演未来走向 苏桃桃程望 灵异降临:开局觉醒八奇技 moba:峡谷签到小半年 校霸女友 沈鸢慕笙诃 大唐:皇帝是我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