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孟子果然不认同庄周的齐物论,认为它没用。
庄周虽然觉得大家齐同,天下大同,却也给不出任何的实例和推导。连墨家兼爱还需要说大家都是老天爷的财产,所以老天爷不希望人类打仗。但庄周的齐物论完全就没有这种前提推导,只是告诉大家要齐物的结论。
其实孔子也是直接告知结论,没什么推导,只是教大家仁爱。但如今时代变了,不是春秋是战国了,儒生必须要回答为什么要仁爱,仁爱的基础在哪里。
孔子的时代,没人这么问他。但战国却有人这么问儒生,孟子回答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给仁义礼智找依据,这四端是每个人都有的,也就是所谓的性善论。
而齐物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庄周回答不了,他只能说每个人都有‘成心’,所以看到的只是事物表现的表象,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但成心不能作为齐物的依据,只能说明人族有缺陷。齐物论本身只是庄周用敏锐的直觉想象出来的,告诉大家应该这么做,但不要问依据是什么,庄周回答不了,做多也只能说和成心反着来。
所以最后有了道教,宗教就是不要问懂不懂,只要问信不信。
不过就在孟子批评庄周的主张是水中月镜中花的的时候,芸姚仗义执言认为齐物论虽然不能落实到个人身上,也不能落实到社会之中,但可以落实在思想上、主张上,落实到孟子的‘法先王’上。
可谓语出惊人,孟子本以为芸姚只是个巧舌如簧的说客,没想到一开口就要把一儒一道两个极端的主张融合到一起,简直胆大包天。孟子可以肯定就算是稷下学宫的学生也没有芸姚这么大的口气,一开口就说法先王是‘法表象,而没法本质’。要是自己的学生在这,肯定能一人一口唾沫喷死芸姚。
孟轲皱着眉头,看向芸姚,目光中充满了不认同。“你说法先王是画蛇添足?我倒要问问你先王行仁政,史书之上可有记载?”
“确有记载。”史书自然记了很多仁政的例子。
当年孔子微言大义,在《春秋》中加入了很多个人的主观见解,对自己不认同的历史事件用贬义词,对自己认同的事件则用褒义词,通过褒贬的区分来表达孔子对历史事件的态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一方面也能让后人知道孔子的态度。
也因为孔子的微言大义,所以光是《春秋》的解释就有《公羊传》《谷梁传》《左转》,三部《春秋》的解释都有不同的倾向性,有专门挖掘孔子微言大义的,也有注重补充历史史料的,也有单纯就是契合时代的翻译。
通过微言大义,孔子把道德观念融入《春秋》,他老人家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
孟轲见芸姚不否认史书,就说道:“既然你知道史书上有仁政之记载,就应该知道圣贤之仁德才是天下太平的原因,我让大家法先王又有何不妥?”
“在对历史的态度上,我是认同法家的,认为国政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一味循古。”芸姚缓缓说道:“历史上确实有仁政,但也清晰地指出了古今的不同,历史上的先王治理过万乘之国么?恐怕没有。但现在万乘之国就有七个,千乘之国也不少,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如何还能循古?”
“若是圣贤能复生,一定能管理好万乘之国。”孟轲非常笃定地说道:“圣贤一出,天下皆从。到时候天下的奸邪小人全会被除掉,万乘之国也会闻风而至,接受圣贤的统治。”
“这就有些一厢情愿了,难道贤如夫子还不够么?我也没见七国认夫子你做天子啊。”芸姚觉得孟子这种看法太天真了。
孟轲瞪了对方一眼,好在他是有涵养的,才没直接骂人。他只是说道:“不敢当,鄙人可不敢和古之圣贤相比。”
“不说笑了。”芸姚板起脸来,开始认真的忽悠模式,她说道:“我听说夫子去过魏国,大魏王见到夫子的时候开口就问如何强国,夫子则转身就走,认为魏王不先问仁,却先问利,不是个好大王,可有此事?”
孟子点头承认,当年他也是年轻气盛,根本不给君王好脸色看,不满意转身就走,根本不鸟他们。
“我再问夫子仁政可是养民、教民,让民安居乐业?”
“没错,仁者无敌。”孟子点头说道。
“养民、教民,安居乐业难道不是利么?”芸姚说道:“这也是礼,夫子让国君行仁政其实也是利。过用齐物论看历史,我们就能发现仁义之君都是分利给天下,所以天下人都觉得君主的土地太少,财产太少,因为贤君最终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自然天下太平。而现在天下已经找不到愿意分利给大家的君主了,就算有也是慷他人之慨,是从其他国家抢劫过来一起分利。”“齐物论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看表象。表象是君主仁慈,国人爱戴,君民和谐,但本质就是仁慈的君主是分利给大家的,并非只谈仁不谈利。”
孟轲拍案,对芸姚怒目而视,芸姚这么说先王圣贤,置仁义于何地?这些理论简直就是污言秽语,简直就是乱世亡国之语。
芸姚按手,希望对方稍安勿躁,继续说道:“孟夫子,你不要激动,我又没说仁义不好。仁义自然也好,不过只能在君王分利的时候用,在大家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用,而不能在君王抢夺利益的时候用,抢夺利益还是要看刑名。因为仁义只能分利,却不能造利。现在七国的问题不是分利的问题,而是造利的问题,利就这么多,但国家中要分利的人口却越来越多,所以七国都需要找到新的造利之法。法家提出的就是变法图强,李悝、白圭、卫鞅的思路其实都差不多,先赚钱,后强军,最后扩张。因为法家能够造利,所以君王都喜欢重用法家,而不是儒家。这就是齐物看历史得到的结论,齐仁利,才能看清本质,利是资源,仁是分配方式。”
芸姚表示用齐物论的方式去看待历史就能看到问题的所在,历史的竹简里写满了利益和分配,谁都不能回避。儒家不被重用的原因也很简单,儒家不能造利,只能在原有的利益基础上再分配,那谁愿意啊?君主和贵族根本不愿意和民众分利,对儒家的态度自然是高高捧起,但绝对不用。
毕竟儒家开口就是仁政,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是要给君王放血,而且还是光放血不造血,战国哪个君王能被儒家这么折腾啊。也只有以后大一统了,需要一个四海皆准的分配方式,儒家才被正式启用。
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 一夜残欢 师兄都是大反派 我有一个阿拉丁系统 BOSS有病我能治 都市全能系统(诡术妖姬) 吾妻狂妄 架空历史:山贼连锁店 全球轮回:看见常威在打来福! 神级登陆器 苏沫儿的重生记事 守陵人之轮回宝藏 王妃她千娇百媚 这就是所谓的英雄 东皇殿 穿书后我成了太子的心尖宠 二次契约:总裁的替身情人 星际之墓 将军大人非礼啦 快穿之系统要我拯救世界
星辰大陆,无魔法,无斗气!武者吸收星辰之力,强化已身,震慑天地,破碎星空,踏灭乾坤!剑气纵横九霄,刀气撕裂苍穹,宝枪一刺,星辰崩碎,神箭一出,隔界断魂!妖星降世天下乱,一代至尊横空出。不要惹怒箭神,无论你躲藏在哪里,无论相隔了多少遍星空,多少个界面,箭神出手,一命归西。巧克力出品本本精品...
当年盘古大神在混沌中游历时曾经收了十二颗诸天定海珠,后来给了十二祖巫,成为了他们掌控十二系本源能量的源珠。但是数千万年后,这些源珠全部流失到了那个魔法空间的最下层上,不过却无人能够真正发挥出它们的作用来。黄天玄走了大运,被雷劈后居然得到了从那个世界里穿越过来的两颗源珠,还得到了那个世界修练魔武技能的功法,从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侯府嫡女,与尊贵的九殿下有着一纸婚约,奉天朝最让人羡慕的女人,过着比庶女还不如的生活!不公平!嫡女地位她自己夺,嫁妆她自己收,未婚夫,你们想抢,没门!家里白莲两朵,外面白莲朵朵,抱歉,遇到她,你们长不起来!重来这一世,努力成为最精致的女人,清理恶妇,清理假爹,助弟成才,自然莫名地招惹了奉天朝尊贵女人的象征物九殿下。九殿下,你是不是对我有一些意思。哼,我对你的意思,何止一些。第一次,成婚失败。今年,奉天朝禁止娶亲!第二次,成婚失败。我成不了亲,让那个人一辈子光棍。第三次,成婚成功。牵紧了王妃,跑不掉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情深缘浅美食无敌苏悦作为一个快要奔三的大龄剩女,不可避免的就是被父母逼婚,在相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作为一个优秀的大龄剩女,苏悦并没有感到自卑,她坚信,对的人往往都是最后才遇见的而他,作为一个帅气的海归男,又是一个单身奶爸,两人阴差阳错的撞在了一起,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作者闻人飞鱼的经典小说吞天噬万灵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吞天噬万灵天地有灵气,万物有灵智,这是一个气掌乾坤的修炼世界,玄气修炼至高深的境界,可灭王朝宗派,可摘日月星辰,可破天地山河,举手投足,天地变色!...
一场空难,她成了孤儿,他也是,但却是她父亲导致的。八岁的她被大十岁的他带回穆家,本以为那是他的善意,没想到,他是来讨债的。十年间,她一直以为他恨她,他的温柔可以给世间万物,唯独不会给她他不允许她叫他哥,她只能叫他名字,穆霆琛,穆霆琛,一遍遍,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