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节 道教生活(第1页)

“明代社会生活史(..)”!

第二节

道教生活

根据明代著名学者焦竑的看法,道家可以分为如下三等:一是讲清净无为,如老、关、庄、列之类;一是讲非升冲举,如刘向《列仙传》中所述之类;一是讲存想服食,却疾延年。然自方士一出,于是诸派也就混为一途,而且又在其中增加了许多名目,随之使道家更多歧路。

道教号称有南、北二宗。传统的说法,南宗始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其传授关系如下:钟离权、吕岩、刘操、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柟、白玉蟾、彭相。北宗始自吕岩,经金代王喆,王喆有七弟子,分别为丘处机、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马珏及珏之妻孙不二。在南、北二宗之外,又分出“全真”一派,其名始自王喆。据说大定年间,王喆到了宁海州,马珏夫妇筑庵事之,题曰“全真”。自此以后,凡四方之人以此道为宗者,均称“全真道士”。

一明朝廷的道教管理政策及制度

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下达给礼部的命令,是对释、道二教一并进行清理。不过从已有的文献记载来看,当时对道教却没有订立明确的制约细则。相比之下,太祖对佛教的整顿,却有《申明佛教榜册》。显然,太祖对佛教的约束比道教更为严厉,而他整顿宗教的目标主要是针对佛教。

(一)明太祖与道教

明太祖对道教相当重视,并采取了一些鼓励的措施。建国以后,他踢建了不少道教宫观,以示对道教的尊崇。他深知,这些道家者流所做的都是一些清净之事,于国极为有利,而且国家的祭祀大典也都“用以执事”,理应“有以居之”。在洪武十二年二月,他下令在郊祀坛两边建成神乐观,作为道士的居住地。洪武十七年,在南京永寿宫的旧基上,重新建成一座道教宫观,赐名“朝天宫”,并在内设立了道录司。

洪武二十一年,金陵的“北极玄天真武祠”因灾而毁。明太祖下令,将此祠改建于钦山之阳,至第二年祠成。修成后,又命宋讷“为文记于石”。

洪武年间,太祖还下令在都城内卢龙山上建卢龙观,并敕赐观额。

在洪武年间,太祖多次派遣官员或道士到泰山致祭。洪武十年,遣曹国公李文忠及道士吴永舆、邓子方致祭于泰山东岳之神;洪武二十六年,又派神乐观道士乐本然、国子监生王济到泰山致祭。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洪武七年,明太祖亲自注疏了道教的经典《道德经》,显示出他对道教的礼敬。他在《御注道德经》一书的最后道:“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非金丹之术也。”

重用道士也是太祖道教政策的一部分。洪武年间,明太祖听说道士刘渊然有道行,就把他召至阙下,“屡问天人相与,果何所感”。渊然“具实以对,深契宸衷”。太祖亲赐法剑,赐号“高道”,让刘渊然馆于朝天宫,眷待甚渥。后又命有司在朝天宫的西北建屋数十楹,称“西山道院”,专作刘渊然的住处。

洪武四年,太祖下诏,让天师张正常“择其徒之可者以名闻”,送到京师,“问以雷霆鬼神之事”。

(二)道官衙门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在设立善世院以管理天下僧人的同时,又设立了“玄教院”,任命道士经善悦为真人,“领道教事”,统辖天下道士。

洪武十四年,革去玄教院。至洪武十五年,专门设立道录司,以掌管天下道教之事。

道官衙门也分中央与地方两层。在中央,设道录司,掌管天下道教之事,主要职官有:正乙两员(左正乙、右正乙),正六品;演法两员(左演法、右演法),从六品;至灵两员(左至灵、右至灵),正八品;玄义两员(左玄义、右玄义),从八品。在地方,府设道纪司,掌管本府道教事,有都纪一员(从九品)、副都纪一员;州设道正司,掌管本州道教之事,有道正一员;县设道会司,掌管本县道教之事,有道会一员。

明太祖通过设立道教管理机构,将道教势力与道士的活动牢牢掌握在政府的手里。道录司官员虽由道教人士出任,但就人格而言,他们已经异化。在他们的身上,宗教性的成分日渐丧失,而世俗性的因素却在不断增长,官方利用他们来控制道教的所有活动。他们只需对皇帝负责,而不必为下属的道士尽义务。这就是明太祖道教政策的成功之处。

道录司额设官员应为八员。至成化年间,据礼科都给事中张谦的上奏,当时道录司官员已经增加了“几三倍”,以致“异端太盛,名器太滥”。但实际的数字远远超过三倍。至成化二十一年(1485),道官真人以下已达130余人。

尤其是到了正德三年(1508),道录司的官员可以通过纳银获得,更使道官骤然增加。当时规定,道录司有官员出缺,道士纳银50两,就可以赴礼部“准其承袭”。

(三)明宪宗与方士

成化年间,宪宗崇尚道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宠幸方士。成化六年(1470),翰林院编修陈音上奏,请求将佛子、法王、真人等降下名号,并建议凡是有请建寺观者,全都置于法。但宪宗的答复却是轻描淡写:“此事累有人言,俱已处置矣。佛子、真人名号,系祖宗旧制,如何辄更?”

以祖宗旧制为由,就将陈音的建议置之不理。

在成化年间,宪宗宠幸的方士主要有李孜省、邓常恩二人。李孜省,江西南昌人。初为布政司吏,因受贿事发,应当罢为民,但他在北京隐匿了下来。听说当时宪宗喜欢道法,就从人学雷法,再私托太监钱义、梁芳,靠符箓之法得宪宗之宠。成化十五年,升任太常寺丞,后又改任上林苑左监副。不久,又升通政司右通政,宪宗踢予他金冠、法剑各一,图书印二,印文为“忠贞和直”、“妙悟道玄”。邓常恩,临江人。通过太监陈喜的关系,进奉内廷,传升太常寺卿。宪宗踢他图书印,印文为“橐籥阴阳”。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士、庙祝,通过太监的关系,得到宪宗的宠用。如大德显灵宫庙祝顾玒,自幼就习扶鸾之术,假神降言祸福,夤缘太监,以达内廷,得到了宪宗的宠幸,并被升为太常寺少卿;又赵玉芝,也是通过“左道”,转托太监,被宪宗特踢太常寺寺丞之职,历任不到半年,其母又获敕命。

在对待道士或方士问题上,宪宗对那些伪造丹药者,所犯即使情重,处罚却是甚轻。如成化十九年(1483),右至灵高宗谅、右玄义史宗信、左玄义陈得静、道录司序班龙应奎,通过扶鸾,伪造丹药,谎称是神人所降,服之可以长生不死。正当要进御之时,此事被内侍发现。宪宗不过分别处以革职发原籍当差、拘收度牒为民、降道士本宫焚香、革冠带为民这样一些无足痛痒的惩罚。

其二,对灵济、显灵等道教宫观进行奖饰。成化十年,修北京真武庙成,并命都察院出榜禁约,禁止军民妇女入庙搅扰。

其三,随意度道童。成化二年,从左玄义许祖铭之请,再度道童三千多人。

成化二十年,因正一嗣教真人张玄庆之请,给其“度牒三百”。

其四,增给道教宫观庙户、佃户。成化十八年,从真人胡守信奏请,增给朝天宫庙户三户、佃户七户。

正如明人沈德符所言,成化年间,“又妖僧继晓用事,而佛教亦盛。所加帝师名号,与永乐等。其尊道教亦名耳”。

对这种看法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观察。一方面,宪宗尊道,并不只是名义上的表面文章,而是实实在在之事。上面列举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不必赘言。另一方面,宪宗在尊道的同时,也并不如后来的世宗那样,对佛教进行排斥,而是给以同样的尊重。举例来说,在成化年间,北京确是“连年创建寺宇不绝,报国寺之工甫毕,崇国寺之役又兴,所费动数十万计”。

尤其是成化年间,明宪宗因王恕的奏请,定下了“僧道犯公罪不还俗”之令,而常人的“收赎法”也同样适用于对待僧道。

这无疑给佛、道势力的增强,大开了方便之门。

(四)明世宗崇尚焚修

我的特效时代  重生我是一个神  神道仙尊  拿破仑传(全新升级版)  位面三国争霸  围术期液体管理核心问题解析  万古最强龙婿  普利策奖获得者赫尔曼·沃克作品集(共9册)  袁小姐,你得多吃糖  中国皇帝全传  大佬好可怕  刘寅传  全面崛起  财智在线,萧爷总是夸夸妻谈  走出就医的误区:感染科  工者足迹  修罗战神在都市  李俊峰  全球进入异世界  八方云动  

热门小说推荐
终末之城

终末之城

终末之城由作者西贝猫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终末之城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末世行

末世行

某杯具的宅男李叶在诡异的穿越后发现,不是有很多种族PLMM的玄幻世界,也不是天上飞来飞去有很多几百岁几千岁高龄MM的仙侠世界,更不是男尊女卑,思想古板,科技落后的古代!请看一个宅男在满世界丧尸的二次元世界的幸福人生本书属于学园默示录世界的故事。喷子,愤青,智商太高喜欢较真的朋友莫入!...

重生甜媳上位记

重生甜媳上位记

重生的姚瑞雪依旧成了某人的血库,如此,她决定在孙家踩她血上位之前,抢先抱住大腿不被其用,好以报仇虐渣,却不想大腿太粗,不如攻其心直上位。某团长,抱什么大腿,快到我怀里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甜媳上位记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高能厨娘:带着微信去经商

高能厨娘:带着微信去经商

高能厨娘带着微信去经商宋欣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熬夜发朋友圈卖东西补贴生活费,居然就突然之间熬夜猝死了?再次睁眼…这…这是个什么地方?木头房子小村庄?没馅儿的包子破衣裳?这怎么行?快让我这个从现代穿过来的都市大学生来改变这一切!等,等下!我怎么叫宋馨瑶?我怎么还有个没见过面的性冷淡未婚夫?我是个被捡回来的弃婴?不怕不怕,手中有满电的手机,有时刻更新的朋友圈,什么食谱衣服养生秘方全都在手...

官策

官策

官路漫漫,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且看陈京的官场智慧陈京,文艺青年,最早的大学生公务员,没有背景,没有后台!他步步高升的秘诀在哪里?他的人生为什么会如此精彩?请点击正文,南华带给你的智慧的与众不同的精彩故事就将呈现在你的眼前寂寞读南华官场新书,已完本作品布衣官道。vip500人铁杆群231625470(进群要求全订阅,慎入!进群等同卖身!)官策普通交流群10612643(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