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章(第1页)

&ldo;天人合一&rdo;新解(3)

首先介绍中国著名的哲学史家冯芝生(友兰)先生的意见。芝生先生毕生研究中国哲学史,著作等身,屡易其稿,前后意见也不可避免地不能完全一致。他的《中国哲学史》是一部皇皇巨著,在半个多世纪的写作过程中,随着时代潮流的变换,屡屡改变观点,直到逝世前不久才算是定稿。我不想在这里详细讨论那许多版本的异同。我只选出一种比较流行的也就是比较有影响的版本,加以征引,略作介绍,使读者看到冯先生对这个&ldo;天人合一&rdo;思想的评论意见。我选的是1984年中华书局版的《中国哲学史》。他在上册第164页谈到孟子时说:&ldo;&lso;万物皆备于我&rso;;&lso;上下与天地同流&rso;等语,颇有神秘主义之倾向。其本意如何,孟子所言简略,不能详也。&rdo;由此可见,冯先生对孟子&ldo;天人合一&rdo;的思想没有认真重视,认为&ldo;有神秘主义倾向&rdo;。看来他并不以为这种思想有什么了不起。他的其他意见不再具引。

第二个我想介绍的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史家侯外庐先生。他在《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380页中谈到《中庸》的&ldo;天人合一&rdo;的思想。他引用了《中庸》的几段话,其中包括我在上面引的那一段。在第381页侯先生写道:&ldo;这一&lso;天人合一&rso;的思想,已在西周的宗教神上面加上了一层&lso;修道之谓教&rso;。&rdo;看来这一位中国思想史专家,对&ldo;天人合一&rdo;思想的理解与欣赏水平,并没能超过冯友兰先生。

我想,我必须引证一些杨荣国先生的意见,他代表了一个特定时代的御用哲学家的意见。他是十年浩劫中几乎仅有的一个受青睐的中国哲学史家。他的《简明中国哲学史》可以代表他的观点。在这一部书中,杨荣国教授对与&ldo;天人合一&rdo;思想有关的古代哲学家一竿子批到底。他认为孔子&ldo;要挽救奴隶制的危亡,妄图阻止人民的反抗&rdo;。孔子的&ldo;政治立场的保守,决定他有落后、反动的一面&rdo;。对子思和孟子则说,&ldo;力图挽救种族统治、把孔子天命思想进一步主观观念化的唯心主义哲学。&rdo;&ldo;孟子鼓吹超阶级的性善论&rdo;。&ldo;由于孟子是站在反动的奴隶主立场,是反对社会向前发展的,所以他的历史观必然走上唯心主义的历史宿命论&rdo;。&ldo;由是孔孟之道更加成为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要彻底砸烂这些精神枷锁,必须批判孔孟哲学,并肃清其流毒和影响&rdo;。下面对董仲舒,对周敦颐,对程颐,对朱熹,等等,所使用的词句都差不多,我不一一具引了。这同平常我们所赞同的批判继承的做法,不大调和。但是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特定时期的思潮,读者不可不知,所以我引证如上。

最后,我想着重介绍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对&ldo;天人合一&rdo;思想的看法。

钱宾四先生活到将近百岁才去世。他一生勤勤恳恳,笔耕不辍,他真正不折不扣地做到了&ldo;著作等身&rdo;,对国学研究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涉猎方面极广,但以中国古代思想史为轴心。因此,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在他那些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著述中,很多地方都谈到了&ldo;天人合一&rdo;。我不可能一一列举。我想选他的一种早期的著作,稍加申述;然后再选他逝世前不久写成的他最后一篇文章。两个地方都讲到&ldo;天人合一&rdo;;但是他对这个命题的评价却迥乎不同。我认为,这一件事情有极其重要的含义。一个像钱宾四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在漫长的生命中,对这个命题最后达到的认识,实在是值得我们非常重视的。

我先介绍他早期的认识。

宾四先生著的《中国思想史》中说:

中国思想,有与西方态度极相异处,乃在其不主向外觅理,而认真理即内在于人生界之本身,仅指其在人生界中之普遍者共同者而言,此可谓之内向觅理。

书中又说:

中国思想,则认为天地中有万物,万物中有人类,人类中有我。由我而言,我不啻为人类中心,人类不啻为天地万物之中心,而我又为其中心之中心。而我之与人群与物与天,寻本而言,则浑然一体,既非相对,亦非绝对。

&ldo;天人合一&rdo;新解(4)

在这里,宾四先生对&ldo;天人合一&rdo;的思想没有加任何评价。大概他还没有感觉到这个思想有什么了不起之处。

但是,过了几十年以后,宾四先生在他一生最后的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对&ldo;天人合一&rdo;这个命题有了全新的认识。文章不长,《中国文化》系专门学术刊物又不大容易见到,我索性把全文抄在下面:

〔前言〕中国文化中,&ldo;天人合一&rdo;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去年九月,我赴港参加新亚书院创校四十周年庆典,因行动不便,在港数日,常留旅社中,因有所感而思及此。数日中,专一玩味此一观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难以言述。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惜余已年老体衰,思维迟钝,无力对此大体悟再作阐发,惟待后来者之继起努力。今适中华书局建立八十周年庆,索稿于余,姑将此感写出,以为祝贺。

〔正文〕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ldo;天&rdo;&ldo;人&rdo;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ldo;天&rdo;与&ldo;人&rdo;配合着讲。我曾说&ldo;天人合一&rdo;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从来世界人类最初碰到的困难问题,便是有关天的问题。我曾读过几本西方欧洲古人所讲有关&ldo;天&rdo;的学术性的书,真不知从何讲起。西方人喜欢把&ldo;天&rdo;与&ldo;人&rdo;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中国人是把&ldo;天&rdo;与&ldo;人&rdo;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ldo;天命&rdo;就表露在&ldo;人生&rdo;上。离开&ldo;人生&rdo;,也就无从来讲&ldo;天命&rdo;。离开&ldo;天命&rdo;,也就无从来讲&ldo;人生&rdo;。所以中国古人认为&ldo;人生&rdo;与&ldo;天命&rdo;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离开了人,又从何处来证明有天。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ldo;天命&rdo;&ldo;人生&rdo;和合为一,这一观念,中国古人早有认识。我以为&ldo;天人合一&rdo;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

西方人常把&ldo;天命&rdo;与&ldo;人生&rdo;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是把&ldo;天命&rdo;与&ldo;人生&rdo;分作两个层次,两个场面来讲。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ldo;天命&rdo;与&ldo;人生&rdo;分别各有所归。此一观念影响所及,则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决不如古代中国人之&ldo;天人合一&rdo;论,能得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

英雄时代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北方城郭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留德十年  牛棚杂忆  学问人生  石破天惊  痛并快乐着  白说  大唐西域记  幸福了吗  另一种回忆录  季羡林谈人生  SARS危机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镜·神寂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羽·青空之蓝  

热门小说推荐
夫人她有钞能力

夫人她有钞能力

已完结战筝每天都会问系统今天我又暴富了吗?系统是的呢~大佬继承了一笔300亿的遗产,需在一个月内花光。豪车豪宅名包名表…还缺啥?你五行缺我,命里缺我,往后余生也缺我!男人俊美如仙,将战筝咚进角落,嫁是不嫁?那就…嫁吧。随后,战筝抵达盛家。全城收到短信我家大佬叫战筝,又穷又弱,你们不要欺负她钞能力被美元砸进医院的某太子爷?被拳头砸进医院的某小霸王?其他人信了你的邪!1061054914读者群...

重生之鉴宝大师

重生之鉴宝大师

带着特异能力重生到二十年前,你会选择什么?金钱?美女?权力?写几首歌捧几个美女天后出来,拍几部电影流水线制作明星,投几个潜力公司赚大钱,淘几个古董宝贝也有火眼金睛。这是一个牛笔到爆的故事!Tags重生之鉴宝大师罗晓重生之鉴宝大师txt全集下载重生之鉴宝大师无弹窗重生之鉴宝大师最新章节重生之鉴宝大师txt全文下载重生之鉴宝大师全文阅读...

宋朝现代化

宋朝现代化

一个人穿梭在两个时空,一个是宋代,一个是现代。许久之后,那人居然不知哪个是宋代,哪个是现代。到底是现代变成了宋代,还是宋代变成现代。也许只有您知道,当然是在您细致阅读完此书的前提下。...

界变之时

界变之时

当他回过头的时候,所有的都是谎言上了心,伤了心,殇了心...

斗罗之神级抽奖系统

斗罗之神级抽奖系统

新书七月七号发布,书名诸天万界之不死阎王系统,作者名星空龙麟。无敌文无限流爱青果首发,新书请前往爱青果搜索我的笔名。他曾一身白衣杀了无数人,白衣滴血未沾,被人称为白衣修罗。他曾一身白衣,杀得白衣染成血衣,又被人唤为血衣魔神。不管是修罗也好,魔神也罢,他只知道自己问心无愧。amphellipamphellip星斗大森林中,一只玉兔跟在他后面一口一个爸爸。amphellipamphellip青山镇下,一个紫发小女孩一直依赖着他。amphellipamphellip长留山上,她为他挡下一剑,他第一次大开杀戒,杀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