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0章(第1页)

果真是幽渺空灵,让人徜徉在川东山村诗境般的恬静中,耳畔回荡着秋虫曲,为书中的情节作了渲染,自然把读者带入到气氛的效果中。这美如画卷的描写,并不是离开情节而孤立地写景,而是为了更好营造氛围和渲染人物的情绪,例如李南泉搜索枯肠,在闷热的茅屋伏案构思时,他的文思被触发了:李先生把茶杯端在手上,看到山头上鱼鳞片的云朵,层层推进,缓缓移动,对面那丛小凤尾竹子,每片竹叶子,飘动不止,将整个竹枝,牵连着一颠一颠。竹丛根下有颗不知名的野花,大概是ju科植物,开着铜钱大的紫色小花,让绿油油的叶子衬托,非常得娇媚。一只大白色的公鸡,昂起头来,歪着脖子,甩了大红冠子,用一只眼睛,注视着那颤动的竹枝。竹枝上,正有一只蝉,在那里拉着&ldo;吱吱&rdo;的长声。

多么细腻的观察,多么出色的描写,寥寥数笔,就是一篇妙不可言的白话&ldo;晚明小品&rdo;。由于对这部书的偏爱,我曾经把它称之为&ldo;散文体小说&rdo;,并把这一想法说与父亲。父亲笑而不答,未置可否。父亲多次公开说过。中国的章回小说,是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它与西方小说各有短长,但是章回小说家也有些缺陷,父亲为此作了改良,并且是孜孜不倦,终其一生。他认为:一是缺少心理活动,因此他吸收了西方小说的长处,大量增写了人物心理活动。二是缺少写景,尤其是情景交融的描写,他在小说中非常强调景是为渲染人物感情而描绘。三是父亲从戏剧和电影中得到启发,借用&ldo;小动作&rdo;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我个人认为,《巴山夜雨》在这三方面的尝试,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是改革章回小说的成功范例。有些熟读父亲作品的读者敏感地认为,《巴山夜雨》和《山窗小品》两部书是&ldo;姐妹篇&rdo;诚哉,斯言!这两部书虽然一是小说一是小品文,但把二者印证的读,就如同嚼橄榄,回味无穷。

父亲写完了这部小说,就患了大病,一病3年,病愈后,虽也恢复了写作,但记忆力与能力都大大降低,远不能和病前相比了。根据《巴山夜雨》的创作,我有一个预感,如果他不得病,可能他的思想和文风都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巴山夜雨》在报上连载后,还没有出单行本,父亲就得病了。他去世后,我出于尊重、缅怀之情,用了数年的时间,亲自或请人帮助,把这部长达60万字的小说,一个字一个字地从报上抄了下来,本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作为父亲的手泽留为纪念。1986年因四川文艺出版社的敦请,交由他们出版单行本,把这部父亲病前&ldo;痛定思痛&rdo;的&ldo;压轴&rdo;之作奉献给当今读者,使之多结识一些文字之交,我也算是为父亲了结了一个心愿,感到异常欣慰。

第56节:病榻缠绵有3年(1)

病榻缠绵有3年1949年的5月下旬,晚饭后,父亲给两位读初中的哥哥补习英语,讲着讲着,突然他啰哩啰唆,口齿不清起来,而且越说越困难。两位哥哥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抬起头来看父亲,只觉得他晃悠悠地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两位哥哥急忙把他搀扶到睡榻前躺下,谁知父亲一躺下,就昏迷不醒,人事不知了。两位哥哥吓坏了,立即大叫,全家人看到父亲危急的样子慌作一团。还是母亲沉得住气,立即打电话请一位和父亲有10年之交的张大夫火速赶来。张大夫很快来了,检查了父亲的身体,说很危险,可能是脑溢血,要立即送医院。母亲赶紧派了家人,把父亲抬到离我家最近也是当时最好的中央医院。经检查,确诊是脑溢血,生命危在旦夕,随时有可能停止呼吸。经过医生的及时抢救,父亲昏迷数天之后终于醒了过来。但是他的记忆力受到很大破坏,除了只认识母亲,连家里人也不认识了,说话也相当困难,仍有生命危险。那时,母亲怀着3个多月的孕,她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住在医院里,昼夜陪侍父亲,父亲的吃喝要一口一口地喂,父亲的便溺也都要在床上方便,母亲不厌其烦地为父亲擦洗身子。苍天不负苦心人,奇迹终于发生了。父亲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死亡的威胁,他活过来了!

父亲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才回到家里。他的陡然病倒,使家里的经济来源断绝了,平素又没有什么积蓄,母亲很着急,又得瞒着父亲。于是她变卖了自己全部首饰,给父亲看病,并维持着家用。

父亲的这场大病,固然是他一生伏案挥毫,绞尽脑汁有关,但埋下的病因,却要从他&ldo;自愿&rdo;辞去北平《新民报》的职务说起。许多没有见过父亲的人,总是从&ldo;书如其人&rdo;来推测,以为他长于辞令,精明强干,洞察世事皆学问的人,其实大谬不然。生活中的&ldo;张恨水&rdo;是一个寡于交游,憨厚老实,木讷少言,略显&ldo;土&rdo;气,不善于周旋的书生。所以在他的朋友中,曾有人戏言,在谈笑风生的朋友群中,&ldo;谁最不像张恨水,谁就是张恨水。&rdo;事实确实如此,父亲虽然倚马才高,万言立就,但是在生活中,却充满着天真,常以诗人的浪漫情怀去对待世事和人际关系。&ldo;知夫莫若妻&rdo;,母亲就常打趣父亲是个十足的&ldo;书呆子&rdo;,用书本来套生活,是&ldo;猴吃麻花‐‐‐满拧&rdo;。父亲尽管已是蜚声国内外,但他自视平凡,从来都没有特殊之处,他受中国传统文化及道德熏陶,以真诚待人,不把名利置于心上而淡泊自甘,以为别人也像他一样,这是他的缺点,自然也是他的优点。报社本是个复杂的场所,父亲虽然办报有方,但却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更不懂得报社内部的权力之争。此时总社派来了副经理曹仲英先生和总编辑王达仁先生。

第57节:病榻缠绵有3年(2)

王先生年轻活跃,很想有番作为。父亲当时的职务是《新民报》协理、主笔兼北平社经理。虽然北平《新民报》在父亲的惨淡经营下,受到北平市民的喜爱,数年间其发行量一直居北平各大小报之首,亦是《新民报》五社八报之冠。仅以此而论,可说是成绩斐然,为《新民报》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应受到嘉奖,然而事实却不然,他得到的是一个相反的结果。既然总社派来了人,新任总编辑王达仁先生又很想有番作为。父亲再任职,就有些不识时务了,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父亲于1948年秋,辞去了北平的《新民报》的职务,离开了他一手创办的北平《新民报》,结束了他奋斗30余年的&ldo;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rdo;的报人生涯。从此,我再也没看见过他坐在大餐桌前,编辑稿件或安排版面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在北京刚解放不久的1949年的春天。当时北平的《新民报》还完全由王达仁先生主持,3月2日至4日,王先生在该报用了3天的时间发表长文,给父亲捏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把父亲说成似乎是&ldo;国民党在新民报的代理人&rdo;。这些毫无根据的说法,使父亲受了很大的刺激,对他的精神及身体都影响很大的。虽然后来真相大白,王达仁先生也亲自登门向父亲赔礼道歉,请求原谅,但那已是后话,是父亲大病数年后的事情了。

大唐惊变  曾国藩传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冰鉴  龙票  有人骗你  曾国藩家书  我不懂味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苍黄  官场春秋  挺经  梅次故事  朝夕之间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曾国藩全书·冰鉴  亡魂鸟  大清相国  曾国藩家训  晚清有个曾国藩  

热门小说推荐
寡妇三嫁成王妃(王妃她带崽虐渣狂又飒)

寡妇三嫁成王妃(王妃她带崽虐渣狂又飒)

又名穿成极品寡妇蓝月本来在末世占山为王挺好的,一不小心被丧尸王挠死就穿了。赶了一回潮流穿了也就算了,竟然穿成了一个全村公认的极品寡妇身上。本以为古代山清水秀还没丧尸,再来个占山为王也挺好。结果!天不遂人愿,神马山清水秀?刚醒来就被人揍还在逃难的路上。敢踹老娘?先揍了再说!蓝月盯着拦在自己面前不让走的几个小崽子,...

高铁首席专家

高铁首席专家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当年没见过火车的山里娃,历经三十余载奋斗,成长为中国高铁设计师的故事。八十年代,主人公主人公武文杰从山村考入交通大学,学习铁路装备制造,毕业后供职于铁路工厂,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借助中国铁路大发展契机,经历艰辛磨难,逐步成长为高铁行业技术领军人物,为中国高铁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守护你,守护爱

守护你,守护爱

那日,他说你若是要走,便不要出现在我眼前。她还是毅然转身,潇洒离去,独留他暗自伤神。五年后再次相遇,过往云烟浮现在眼前。恼她,恨她,想报复她,可一看到她就心软。想远离她,奈何她身边总是时不时的有蝴蝶蜜蜂出现,让他嫉妒。如果回不去了,那便重新开始吧!这是一个只为你一人心甘情愿而妥协故事。...

护身仙少

护身仙少

一代仙尊意外穿越,来到现代都市的地球,从此低调做人。在他面前是一条血雨腥风的绝路,美女权势算什么?展现所有实力,成就无上强者,拯救这颗浑身是宝的星球,方是王道!...

近身特工

近身特工

重生了,却发现重生在一个窝囊废身上,一不小心还成为了与恶魔同行与死神共舞的特工,任务任君选择,刺探情报追捕嫌犯扑灭犯罪保护美女严小开有些纠结,我是选择保护美女?保护美女?还是保护美女?好吧,我就做一个混迹美女丛中的风流特工。...

有你陪伴的夏天

有你陪伴的夏天

她是举世著名的设计天才,却被前未婚夫算计到失心丢命,她发誓再不相信男人。重生而来,成了全国闻名的智障名媛。他是富可敌国权势滔天的帝都三少,可据说连霸道总裁的形象都只是伪装,真实背景从来无人敢查。一次交易,她成了他的契约妻。你现在的样子我很放心。放心什么?我们将来孩子的智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