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章(第1页)

我最近看到一篇钮先铭先生生前在台湾发表的《我为什么写‐‐‐抗战初期南京笼城战血泪史》,文中钮先生自认不讳地说《大江东去》就是写的他,附笔于此,留待有兴趣的人去考证吧。

第46节:最后关头的《最后关头》(1)

最后关头的《最后关头》1938年1月10日,父亲来到山城重庆。

经张友鸾叔的介绍,父亲认识了父执陈铭德、邓悸惺伉俪,且是一见如故。他们正拟原在南京的《新民报》在谕复刊,陈铭德、邓悸惺两先生热忱敦请父亲加入。其实早在30年代初,父亲就曾为《新民报》写过《旧时京华》和《屠沽列传》两部小说,所以可以说和陈、邓二氏早已是文字之交了,因而很愉快地同意了他们的邀请。不久,张慧剑叔也参加进来,这就是被文坛报苑传为佳话的《新民报》&ldo;三张&rdo;大会师。&ldo;三张&rdo;虽相识于承平之时,但他们深厚的友谊,却是锻铸在国难之中,正是在那日月如晦,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抱着必胜的信心,共同战斗,而成为生死之交的。提起&ldo;新民报三张&rdo;是见之于许多诗文的。我曾于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报纸上,见过一位署名铮洵写的《前尘回首忆&ldo;三张&rdo;》一文。文曰:&ldo;二十余年间,报坛艺苑,论文笔雅畅,撰辑精娴者,莫不推三张为巨擘。不侫曩客三都(北平、南京、重庆),滥竽报界,于此三子,夙接欢笑。&rdo;

著名报人刘郎先生(唐大郎)也写了一组咏&ldo;三张&rdo;的诗,并写了注,刊于1978年的香港《大公报》,诗云:多年病废命摇摇,出手名书声价高。

重向春明寻旧梦,弦声一路过天桥。

‐‐‐张恨水注云:&ldo;听说,上海一家出版社,正在为已故小说家张恨水的名著《啼笑因缘》重新校勘,重新标点,看来将重新出版。果尔,则樊家树、沈凤喜之名,又将流传于今日青年人之口矣。&rdo;

白门柳色尚依依,乱世才轻命亦微。

老死情缘无半缕,一生慧剑竟空挥。

‐‐‐张慧剑注云:&ldo;1972年我在奉贤时,从南京传来慧剑噩耗,作为老友,我是非常悲恸的。那时正是&lso;四害&rso;横行,他在南京经常遭到批斗。一天,他觉得胸闷难熬,由他的侄子陪往医院,不料中途病作,竟气绝于三轮车上。慧剑与我同庚,死时只六十有四。他终身不娶,也从未听他谈过恋爱,是朋友中的一个异人。

&rdo;三楼直上急匆匆,推门进来见老翁。

为道闲居无个事,任他南北赶西东。

‐‐‐张友鸾注云:&ldo;去年秋天,友鸾从北京来上海。一天,突然摸到吾家三层楼上。十多年不见,须发如银,齿牙零落,问其年,诳称八十四,其实只七十五。他已退休,来沪小住,即去杭州,再往合肥,因那里都有他儿女的住家。后来听说他今年才返北京,而且又在为出版社写点什么了。此人面容衰老,但精神奇健,每食必饮,饮必&lso;硬货&rso;,我请他吃饭,饷以啤酒三瓶,他甚不乐意。&rdo;

上面三位姓张的都是《新民报》旧人,各有一枝健笔,故当时人称&ldo;新民报三张&rdo;。

第47节:最后关头的《最后关头》(2)

说来也巧,&ldo;三张&rdo;都是被新闻界谑称为&ldo;徽骆驼&rdo;的安徽人。友鸾叔在新闻界以&ldo;多面手&rdo;著称,足智多谋,绰号智多星;慧剑叔被誉为&ldo;副刊圣手&rdo;,他在南京主编《朝报》副刊时,曾以《水浒》三十六罡为南京新闻界做点将录:点父亲为&ldo;及时雨宋江&rdo;,注文已忘,大意是称父亲有大哥风范,乃群雄之首;点友鸾叔为&ldo;智多星吴用&rdo;;还自点为&ldo;花和尚鲁智深&rdo;。当时程沧波是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被点为&ldo;大刀关胜&rdo;,注曰:&ldo;架子不错。&rdo;大头诗人许君武,被点为&ldo;青面兽杨志&rdo;,注曰:&ldo;空学得一身武艺,没有识家,只落得天寿桥头,卖刀糊口。&rdo;许氏认为点评恰当,自居不疑。张友鹤叔是友鸾胞弟,是《南京晚报》社长,虽是小报,名气也不大,但尚能撑持下去,被点为&ldo;扑天雕李应&rdo;,注文是:&ldo;小虽小,俺也是一庄之主。&rdo;所点既符合人望,所注又贴切幽默,令人忍俊不禁,故传诵一时。

关于&ldo;三张&rdo;奇闻轶事甚多,但有一事却让我深感内疚和自责。1945年,抗日胜利在望,&ldo;三张&rdo;分手在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和不同的城市,于是他们在重庆照相馆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合影,父亲还在照片上亲笔用半行半楷写下了&ldo;新民报三张&rdo;五个字,这张照片也一直压在他的写字台的玻璃下,顺带说一句,凡是父亲压在玻璃板下的照片,都是他认为一生中重要足迹的印证。本来这张照片压在玻璃板下,静静地向人们述说着一段历史和一段患难与共的友谊,没招谁也没惹谁。殊不知那一场史无前例的&ldo;文化大革命&rdo;在一片打倒声中来了,在那个是非颠倒的日子里,这张照片自然是&ldo;反动学术权威臭味相投&rdo;的&ldo;罪证&rdo;,而且听说友鸾叔、慧剑叔都被&ldo;揪&rdo;出来了,全是在&ldo;生死未卜&rdo;的行列中,万一红卫兵小将高兴起来,兴之所至地到我家小院来造一下反玩玩,看到这张照片,那还了得!我在那&ldo;黄雀在后&rdo;,不知大难何时临头的惶恐与焦虑中,为了保护父亲,我做了一件终生痛悔的错事,我用剪刀把&ldo;三张&rdo;照片中的友鸾叔、慧剑叔剪去,再把照片藏起来。粉碎&ldo;四人帮&rdo;后,我以为这张珍贵的&ldo;三张&rdo;照片将永不再见,岂不知我在友鸾叔女公子张钰姐处,得知她尚有世上仅存的一张&ldo;新民报三张&rdo;相片,说什么喜出望外,简直是欢喜欲狂,我马上把这如获至宝的照片复印数张,并拿去发表。现在读者在报刊见到的&ldo;新民报三张&rdo;照片,就是这样有戏剧性地与读者见面的。

&ldo;三张&rdo;在《新民报》都是主笔,父亲主编文艺副刊,后来又兼任了重庆版的经理。当时重庆《新民报》有两个副刊,一个由谢冰莹先生主编,一个就是由父亲主编的《最后关头》,他在1938年1月15日的发刊词《这一关》中说得明白:关这个字,在中国文字里,已够严重。关上再加最后两个字,这严重性是无待词费了。

最后一语,最后一步,最后一举……这一些最后,表示着人生就是这一下子。成功,自然由这里前进。不成功,也决不再有一下。那暗示着绝对的只有成功,不许失败。事情不许失败了,那还有什么考虑,我们只有绝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一举,所以副刊的命名,有充分的呐喊意义包含在内。

……

这呐喊声里,那意味绝对是热烈的,雄壮的,愤慨的。绝不许有一些消极意味。我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依然喊到南京新街口去,因为那里,是我们南京报人的。

这呐喊声气壮山河,它不仅鼓励民心士气,也是对达官贵人的当头棒喝,是父亲的心声,也是狮子吼,能发聋振聩!父亲开宗明义的为这个副刊规定了内容是:一、抗战故事(包括短篇小说);二、游击区情况一斑;三、劳苦民众的生活素描;四、不肯空谈的人事批评;五、抗战韵文。他还规定每篇文章的字

曾国藩家书  我不懂味  龙票  曾国藩传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挺经  有人骗你  大清相国  官场春秋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冰鉴  苍黄  曾国藩家训  亡魂鸟  梅次故事  大唐惊变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晚清有个曾国藩  曾国藩全书·冰鉴  朝夕之间  

热门小说推荐
寡妇三嫁成王妃(王妃她带崽虐渣狂又飒)

寡妇三嫁成王妃(王妃她带崽虐渣狂又飒)

又名穿成极品寡妇蓝月本来在末世占山为王挺好的,一不小心被丧尸王挠死就穿了。赶了一回潮流穿了也就算了,竟然穿成了一个全村公认的极品寡妇身上。本以为古代山清水秀还没丧尸,再来个占山为王也挺好。结果!天不遂人愿,神马山清水秀?刚醒来就被人揍还在逃难的路上。敢踹老娘?先揍了再说!蓝月盯着拦在自己面前不让走的几个小崽子,...

高铁首席专家

高铁首席专家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当年没见过火车的山里娃,历经三十余载奋斗,成长为中国高铁设计师的故事。八十年代,主人公主人公武文杰从山村考入交通大学,学习铁路装备制造,毕业后供职于铁路工厂,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借助中国铁路大发展契机,经历艰辛磨难,逐步成长为高铁行业技术领军人物,为中国高铁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守护你,守护爱

守护你,守护爱

那日,他说你若是要走,便不要出现在我眼前。她还是毅然转身,潇洒离去,独留他暗自伤神。五年后再次相遇,过往云烟浮现在眼前。恼她,恨她,想报复她,可一看到她就心软。想远离她,奈何她身边总是时不时的有蝴蝶蜜蜂出现,让他嫉妒。如果回不去了,那便重新开始吧!这是一个只为你一人心甘情愿而妥协故事。...

护身仙少

护身仙少

一代仙尊意外穿越,来到现代都市的地球,从此低调做人。在他面前是一条血雨腥风的绝路,美女权势算什么?展现所有实力,成就无上强者,拯救这颗浑身是宝的星球,方是王道!...

近身特工

近身特工

重生了,却发现重生在一个窝囊废身上,一不小心还成为了与恶魔同行与死神共舞的特工,任务任君选择,刺探情报追捕嫌犯扑灭犯罪保护美女严小开有些纠结,我是选择保护美女?保护美女?还是保护美女?好吧,我就做一个混迹美女丛中的风流特工。...

有你陪伴的夏天

有你陪伴的夏天

她是举世著名的设计天才,却被前未婚夫算计到失心丢命,她发誓再不相信男人。重生而来,成了全国闻名的智障名媛。他是富可敌国权势滔天的帝都三少,可据说连霸道总裁的形象都只是伪装,真实背景从来无人敢查。一次交易,她成了他的契约妻。你现在的样子我很放心。放心什么?我们将来孩子的智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