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夏商西周的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页)

“中国通史(..)”!

二、夏、商、西周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墟(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刻在占卜用的龟甲兽骨以及一般兽骨和骨角器上的文字,是商代通行的字体。因它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商朝统治者非常迷信,每遇祭祀、征伐、疾病、狩猎、天气的阴晴等诸事,都要用占卜的方法询问鬼神。每次占卜,都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刻在龟甲或牛的肩胛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章。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文献资料。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文字体系,文字在此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共约有5000单字,已显示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等6种构字原则。可分为9种词性:名词、单位词(或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否定词。甲骨文中,“主语—谓语—宾语”基本语序固定,并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句式,复杂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已与周代及周以后的语法基本一致。

甲骨文已有从一到十和百、千、万等13个记数单字,使用十进位制记数,出现4位数,较大的数字是三万。已有奇数、偶数、倍数的概念,且掌握了初步的运算技能。甲骨文已有完整的60甲子,用天干地支记日。有一月至十二月,甚至十三月的历法。从书写的工具、书法的技巧看,甲骨文已达到成熟的地步。卜辞大多刀刻,有些只有横笔或只有竖笔的现象,表明刻写者对字形的掌握已非常精熟;其中有朱书、墨书,表明当时已有毛笔,或先书后刻,或刻后填朱墨,大多都是直接刻成。甲骨文的笔画无论是粗是细,都显得遒劲、富有立体感,轻重疾徐表现得当,反映出契刻人对字和刀的掌握已相当熟练。在行款上,有左行、右行、直行、横行之别,文字结体自然灵活,布局参差错落;在风格上按时期、书写人的不同,或壮伟宏放,或纤弱颓靡,或严密整饬,都体现了很高的书法艺术。

商人创造的甲骨文,不仅为研究殷商历史和汉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凭证,而且使甲骨学的研究成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金文

殷商时期,随着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提高和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一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产生了,称为金文或铭文。金文不仅刻在青铜礼器上,而且还刻在青铜兵器、青铜杂器甚至青铜生产工具上。但刻得最多的是青铜礼器中的钟和鼎,因而又称为钟鼎文。

商代金文的字体和甲骨文相近,字数较少,形声字比甲骨文多,结构比甲骨文简单,字体仍不固定。金文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器物归谁所有和纪念的先人的称号;还有的记载了制作青铜器的原因,并附记了年月日;少数记有比较重要的历史事实,反映了晚商记事文字有了进一步发展。商代前期的铜器上的金文一般只有一两个字,多为族徽和其他图形文字,笔道刚劲,有的还出现波磔。现已发现的最长金文有40多个字。商人在青铜器上铸造的金文,标志着汉字的发展已从甲骨文字逐渐走向金文阶段,对研究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和商代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价值,并为周代金文的通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包罗万象的铭文

商朝中期,青铜器上开始出现铭文。商朝较多见的,是族徽图案或器主名。最长的铭文是商朝晚期戊嗣子鼎,有30字。西周初立,各种形式和内容的长篇铭文骤然增多,字数在百字以上的很常见,远远超过了商朝。周初铭文的内容,多涉及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和社会制度,尤其大量记载周王给予贵族的分封和嘉奖的史实。此外,还有一些记述西周创立的艰辛和商朝亡国的教训。西周中后期,长篇巨制的铭文不胜枚举。此时的铭文更广泛地反映土地交易、经济赔偿、刑事诉讼案件的判决等。此外,还有国家对周边地区的征伐等战争记录。因此,西周金文具有书写历史的性质,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

青铜器铸造技术

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其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夏末商初的发明期,人们开始有意识生产青铜器;二是商代中期的发展期,青铜器的生产逐渐大型化和复杂化,并开始转向社会应用;三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鼎盛期,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青铜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主要体现在熔炼设备、熔炼技术、合金成分、铸造及金属加工技术等等。熔炼设备主要有两种:一是坩埚,由草拌泥制成,或以陶质大口尊或大型陶缸胎,内外涂草拌泥;另一种是竖炉,其中化铜竖炉由泥条盘筑而成,铸铜竖炉由泥团筑成,炉缸上部有多个风口。熔炼技术在当时基本上采用化铜热技术,即把金属块和燃料一并投入大型坩埚或竖炉中点火加工,同时坩埚从上部、竖炉从下部通过风口送风,使燃料充分燃烧。通过熔炼,可除去杂质,使金属块变成液态,便于浇铸,并配制出适当的合金成分。合金成分的选择及配置在古代青铜技术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商代中晚期,中国发明了铜—锡—铅三元合金;东周时期则产生了著名的“六齐”合金规律。中国使用最早的青铜器铸造是石范铸造,大约出现在夏代。商代中期,陶范取代了石范。陶范的铸造方法包括浑铸法和分铸法两种,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影响到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石范和陶范,在春秋中晚期还出现了失蜡法和全型铸造等铸造法。热处理技术包括退火和淬火;外镀技术包括镀铜锡和外镀金银。

簋西周

这是迄今出土的最大的一件商周青铜簋,周厉王作器,形体高大魁伟,可称簋中之王,内底铸铭文124字,作于厉王十二年(公元前865年),为西周青铜器断代增添了一件标准器。

四羊方尊

商代盛酒器,1938年于湖南宁乡市出土。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头羊的形象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此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商代历法

夏代时,历法已有很大的进步。相传中国最早的历法便是出于夏代的《夏小正》,是通过观察授时的方法进行编制的自然历。到了商代,大规模的祭祀和占卜,要求准确的祭祀时间和祭祀周期,加之农业生产的进步,社会生活的更高需求,使得商代历法在夏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商代的历法是迄今已知较为完整的最早的历法。商代历法为阴阳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即365(14)日为一回归年,故又称“四分历”。阴历以月亮绕地球一周,即29或30日为一朔望月。商代用干支记日,数字记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个民用历年,它与回归年有差数,所以阴阳历在若干年内置闰,闰月置于年终,称为十三月。季节与月份有大体固定的关系。

商代每月分为三旬,每旬为10日,卜辞中常有卜旬的记载,又有“春”“秋”之称。一天之内,分为若干段时刻,天明时为明,以后有大采、大食;中午为中日,以后有昃、小食、小采。旦为日初出之时,朝与大采相当,暮为日将落之时。对于年岁除称“岁”“祀”之外,也称作“年”。

人祭和人殉

商朝的社会由贵族、平民和奴隶构成。奴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据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奴隶有隶、臣、妾、奚等分别,战俘和宗族灭亡者是奴隶的主要来源。贵族不仅无偿占有奴隶的劳动,而且可以随意地施以杀戮。最为典型的杀戮就是杀人祭祀和活人殉葬。商王和贵族在祭祀天帝、祖先、鬼神和山川河流的时候,除了宰杀猪、牛、羊等牲畜之外,还经常屠杀战俘和奴隶。杀人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砍头、肢解、焚烧等等。此外,统治者死后,都要用活人殉葬,少者一两个人,多的有数十人或数百人,他们企图在所谓的“阴间”继续奴役这些奴隶为其服务。人祭和人殉在整个商朝都非常普遍,这反映了奴隶们在当时的悲惨处境。

早期货币

——贝币

贝壳成为中国的早期货币,并非偶然。贝壳是古代人们所喜爱的一种装饰品,它们色泽光彩美丽、坚固耐用,很容易成为日常交换的媒介。贝壳产生于海洋,夏商两代主要活动在我国东部近海但又与海岸有一定距离的地区。贝壳的供给量多少适中,既便于普及,又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价格稳定。而且贝壳比较容易加工成可以分合之物,易于计量。在史前的仰韶文化和二里头夏代文化的遗址都发现有贝,但数量很少,主要作装饰之用;在商代,用贝作为葬品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同时在商代金文中也出现有商王将贝赏赐给臣下的记载,这说明贝已不仅仅作为装饰品,而是具有特殊价值的物品了。将单个的贝币用索穿连成串,每5个贝为一系,两个系为一朋,10贝一朋,为一个计量单位。在商代墓葬中,还出现了石贝、铜贝、玉贝、骨贝等仿制品,说明人工铸币也开始使用。到西周时期,仍然以贝币为主要货币,这一时期天然的海贝数量减少,随着铜器铸造业的发展,铜铸贝币的数量增多。贝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中国货币由此衍化,发展到后世的金、银、布帛和纸币,构成了自史前时期至明清两代独具特色的独立货币体系和货币文化。

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

西周时期,在住的方面,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贵族,都比殷商时代大有提高。大规模的战争促进了城市的建设,比如西周时对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的兴建,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在这种城市里,普通人的穴居已经没有了,而高级住宅中已经使用上了瓦,木制的房屋也在增加。战争也促进了交通的进步。由于马车可以提高战争的机动性和冲击力,使得马车和牛车这样的交通工具迅速地为民间所用。工作之余的娱乐恐怕是人之本性中固有的。但是,贵族的娱乐方式大大多于普通平民。一般来说,贵族有特定的娱乐方式和场所,比如音乐和狩猎,有专门为他们提供消遣的人员,比如乐师和舞队,而平民百姓只能自娱自乐,比如收获之后以及宗教节日上的狂欢。

雅乐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在宗教、政治等仪式典礼中所用的音乐和乐舞,后世称为雅乐。雅乐的始创者是周武王姬发,在他兴师伐殷的过程中,军中常表演歌舞以鼓舞士气,灭殷后又作了《象》和《大武》等大型歌舞庆祝胜利。公元前1100年周成王姬旦在位时,制定各种贵族生活中的礼仪和典礼音乐,以此来加强宗法制社会的等级制度,巩固王权。西周各种贵族礼仪应用雅乐的场合有:一是祭祀,二是宴飨,三是射礼,四是军事演习和军功庆典。可见,雅乐是为维持统治阶级内部秩序而设立的,普通百姓与之无涉。

雅乐的主要形式包括:一是六代乐舞,包括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留下的最高规格的乐舞,用于祭祀神明天地祖先;二是小舞,有羽舞、皇舞、干舞、人舞等名目;三是诗乐,大都载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颂”;四是宗教性乐舞。

雅乐所用乐器如编钟、编磬的制造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只有贵族才能配置。周王室为了推行雅乐,设置了专门机构大司乐,掌管音乐行政和贵族子弟的音乐教育。贵族子弟受教育的内容规定为“四术”,即诗、书、礼、乐。他们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严格的程序接受教育。

雅乐的制度和体系随着周朝中央政权的瓦解而衰落。

游戏从被全服追杀开始  春禧宫谋  德国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人间富贵花的日常  超可靠的洪荒小师叔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圣世巫医  古代女子生存指南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抱天揽月传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  历史的教训  飞毡  变异成最强生物的老婆你们喜欢么  我有一尊炼妖壶  唐诗三百首  

热门小说推荐
许少的白月光夫人

许少的白月光夫人

豪门总裁VS大小姐甜宠1vs1偷偷离家出走的南栀。在林城的一条小巷被一个少年所救。月光下少女那双清澈干净的双眼就这样撞进了少年心里。少女的出现在少年灰暗无助的那段时光里,撒下一束最清澈干净的光。少女成了他的偏执和救赎。也成了被他寄予希望的人。在某一天的傍晚,少女的消失成了压垮他的理智的巨石。~~~~~~~~~~~~~~~~~~~三年后他成了a市的商业巨鳄她成了他的未婚妻。许家老宅在见时许温言看着熟悉的少女,看了许久,音调近乎颤抖的开口别来无恙。未婚妻别来无恙,阿言。南栀奔向许温言,伸手搂着他的腰,嗅着他的气息。总有人踏破山水放弃宇宙两万亿颗行星奔你而来...

每人觉醒一个超能力

每人觉醒一个超能力

这个世界,每个人在年满十八岁的时候都能够觉醒一个超能力。超能力烂大街的世界。觉醒了喷火超能力?得嘞!您去马戏团表演还是去餐馆烧火?觉醒了飞行超能力!去送外卖吧!什么?恐高!得了,你这成了无用超能力,回家歇着吧您!觉醒了祛除雀斑的超能力!各大美容院需要你!年薪百万!不不不不,千万!赶紧到我们美容院来吧!当管弦觉醒了自己的超能力之后,他惊呆了!!!...

神瞳:魔法永恒

神瞳:魔法永恒

父母死亡究竟是谁造成的?谁又在掩盖历史的真相?一对拥有神之血脉的兄妹,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找寻最终的答案?一个震动全大陆的阴谋,他们要怎么粉碎?一部波澜壮阔的大陆热血冒险传奇即将展开,人偶萝莉傲娇亲妹气质御姐可爱萌宠,一个都不会少!本站为书迷更新神瞳魔法永恒最新章节,查看寂灭妖帝所撰玄幻神瞳魔法永恒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洪荒:开局吃了十二祖巫

洪荒:开局吃了十二祖巫

主角秦明获得呼吸就变强系统,穿越洪荒龙汉量劫时期,隐居清乐山,本过着种种地喂喂鸭的闲适田园生活,安心修炼,不参与外界争端。结果有一天,天上掉下来了个广寒仙子,突然就成了秦明的娇妻小媳妇儿,于是乎,新故事,新生活,便从此开始了。...

一世神皇

一世神皇

轮回战帝秦峰,渡天劫时遭人偷袭,带神器重生少年时代,不用修炼,读秒提升,以战养战,八方惊动!弥补前世缺憾,踏平仙界九重,终成一世神皇,横亘万古永生!...

被游戏追杀的领主

被游戏追杀的领主

穿越成一位大贵族之子的主角,在享受人生之时,突然被一个危险的游戏系统绑定。从此以后,他要不断经历曾经玩过的骑马与砍杀全面战争等游戏中的士兵乃至军队的追杀。每一次追杀后,他都可以获得不菲的游戏奖励,为了对抗一次比一次强的追杀,他只能成为一个革命先驱,征服者乃至帝王,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与游戏对抗。顺道征服整个世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