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第1页)

不过靠拢归靠拢,不等于投降;简便归简便,不等于单调。相反,既然云集了东西南北中,汉满蒙回藏,唐宋元明清,只有更加丰富多彩,岂有单调之理?简便又丰富,又岂有不广泛应用之理?于是北方话便成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其中北京话又最牛逼。它的语音成了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这一下,北方话可就了不得了,大有称霸全国之势。我们知道,文化之所以叫&ot;文化&ot;,就因为它总在变化。或者被同化,或者被异化,反正得变化。谁让谁变?谁变成谁?一般地说,总是强势的让弱势的变,或弱势的比强势的变得多一点。比如入关以后的满人,虽然是征服者、统治者,可他们在文化上是弱势,结果就被汉文化同化。当然,汉人也向满人学了不少东西。比如好生、外道、敞开、咋呼、巴不得、不碍事、悄默声儿,都是满语。帅、牌儿亮,也是满语。爱新觉罗&iddot;瀛生先生《北京土语中的满语》一书中有考证。

优势无非三种。一种是政治上的,一种是经济上的,还有一种是文化上的。经济上北方不好和南方比。湖广熟,天下足,江南鱼米之乡,历来是繁荣发达之地,富甲一方。文化上也不好讲。自古江南多才子,两湖也不含糊,惟楚多才。为中国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南方人不比北方人少,本世纪就更是如此。政治上不用说,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都足南方人。文学这边,鲁(鲁迅)、郭(郭沫若)、茅(茅盾),巴(巴金)、老(老舍)、曹(曹禺),北方也就贡献了个老舍。

北方的优势主要是政治上的。万岁爷、宰相府,中央机关各部院都在北方,各地地方官也都是从北方往南方派。他们要说官话,打官腔,就不能坚持再说&ot;鸟语&ot;。于是&ot;南北之争&ot;就变成了&ot;官民之争&ot;。中同在历史上可是个&ot;官本位&ot;的国家,&ot;民&ot;岂能斗得过&ot;官&ot;?政治上的优势再加自身的优越性,北方方言自然风卷残云般地便占有了使用汉语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占领了汉语地区的四分之三。

北方又赢了。

八、南征北战

就在北方方言从华北大本营出发,大举北上(东北、西北)南下(西南、中南)的同时,南方方言也在节节败退。

南方方言区,主要在江南、华南,以及东南沿诲一隅。就这么一点点地盘,也不容易守住。西晋末年以的,江南一带是清一色的吴语区,建业(南京)更是吴语重镇。可是后来呢?南京也好,镇江也好,当涂也好,都变成北方官话区了。因为王室南移,偏安江左了呀!别看这些北方士族和流民是避难来的,来到南方依然&ot;倒驴不倒架&ot;,不但不跟着南方人学南方话,还要看不起南方人。士族之间,必须说洛阳话,就像当年俄国的贵族见了面必须说法语一样,谁不说谁没面子。东晋宰相王导,为了笼络南方士族,常常说一点吴语,竟被北方士族耻笑,说王导的本事也就是会学鸟叫。南方人原本可以抗议的。但一来民告官总是告不赢,二来北方人也太多。建康(南京)城里不用说,京口(镇江)和姑熟(当涂)也变成了北方移民的&ot;侨乡&ot;,分别叫&ot;南徐州&ot;和&ot;南豫州&ot;。你想这南京变成了洛阳,镇江和当涂变成了山东和河南,那江南还是江南吗?所以现在的宁镇方言,和苏(苏州)、锡(无锡)、常(常州)的吴侬软语,竟是&ot;不可同日而语&ot;。

当然吴语也不是没有&ot;反攻倒算&ot;过,比如它也曾北上侵入江北的南通、启东、海门、靖江、如东五县,但那是后话,也是特例。通例则是南方人也好,南方话也好,都往更南边跑。吴语也一样。先是从吴国的苏州、无锡和越国的绍兴、诸暨这两个中心往苏南、浙北扩张,后来又跑到浙西、浙南,最后干脆跑到福建,成为闽语的渊源之一。吴语一跑到福建,就安全了,不像在江南时那样老是被别人同化骚扰。所以吴语的原始特征,不保留在吴语里,反倒保留在闽语中。

闽语也好玩,它也往南跑,不过是跳跃式的。比如闽南话,先是&ot;流窜&ot;到cháo汕地区,然后沿着粤东海岸往前跳。跨海的跳到台湾,走陆地的一路跳过广东,一跳跳到海南岛去了。如今海南岛一大片地方,说的居然是闽南话。而这两个闽南语方言区之间,竟隔着一大片粤语区和一片客家方言区。

客家也跑了好几次。客家方言在两宋之际定型以后,又从赣南闽西出发往别处走,弄得南方一百多个县都有客家人,也都有客家方言岛。吴楚分界之处被赣语一刀插进,湘语则被挤到了一个小角落里。面对北方官话的咄咄逼人之势,南方本来就招架不住,哪经得起这么折腾?结果弄得跟藩镇割据似的。就连北方官话随着移民南下,也都各自&ot;走失&ot;,有的融入闽粤,有的变成客赣。

这就是南北之别了,北方方言是扩散的,南方方言则是流窜的。扩散的结果是相互融合,流窜的结果则是各自为政。所以,就外来语与原住民土语的关系而言,北方有点像水和面,南方有点像水和油。水和面弄到一起,开始也一塌糊涂,但揉着揉着,也就不分彼此。水和油兑起来,你就是再搅和,那油珠子还在水面上飘着。难怪南方有那么多孤苦伶仃的方言岛。比如南宁市区讲粤语,郊区却讲平话(宋朝时平南军讲的山东话)。苏南的漂水县也很有趣。吴语和官话的分界线从这个县穿过,结果漂水人就喜欢听两种戏:一种是吴语系统的锡剧,一种是官话系统的黄梅戏,对越剧则不感兴趣。海南岛南端的崖县更好玩,一个小小的崖城镇,居然讲三种话,--闽南话系统的海南话,粤语系统的&ot;迈话&ot;和北方方言系统的&ot;军话&ot;。福建境内,则有浦城县北的吴方言,南平市镇的土官话,长乐琴江的旗下话,武平中山的军家话,真是五花八门。

不过,说南方话是水和油,还只是横向地看。纵向地看则像鸡尾酒,一层一层的。比如闽南话中,不少字都有三种读音,一种是秦汉音,一种是南朝音,一种是唐宋音。这三种读音,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却又都存在于闽南话当中。结果石头的石不等于石砚的石,它们也都不等于石破天惊的石;糙席的席不等于筵席的席,它们也都不等于席卷全球的席。福州话也是。高悬的悬不等于悬落的悬,它们也都不等于悬空的悬。这就有点像日语,一个当用汉字,好几种读音,谁记得住弄得清?难怪北方人一听闽语就头疼,觉得与其学闽南话,不如再学一门外语。

这就又和北方不一样。北方话就像饺子馅,虽然也有多种成分,可全都混在一起,分不出来;南方话却像千层饼,一层一层,清清楚楚。北方融合,南方积淀。

当然,北语也有层次,南语也有融合,层次是历史分析的结果,融成一体是直接的现实。北方话也不是不搞串连,它也满世界乱跑,甚至还有跑丢了的。香港电影刚进来那几年,听剧中人一口一个&ot;老公&ot;,大家都觉得新鲜,跟着学。其实这是北京话,元代就有的。元曲《酷寒亭》里就说:&ot;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远做夫妻,可不受用。&ot;《竹坞听琴》里也说:&ot;我教你弹琴,正要清心养性,倒教你引老公不成。&ot;然而现在却把它当香港话学,这可真是&ot;出口转内销&ot;了。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高高的树上  读城记  病隙碎笔  帝国的终结  活着的事  汉代风云人物  书生意气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易中天品三国  灵魂的事  女生贾梅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山顶上的传说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孤女俱乐部  十六岁少女  从星空到心灵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热门小说推荐
从吞噬开始

从吞噬开始

从吞噬开始由作者大日浴东海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从吞噬开始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娇妃路子野,要宠!

娇妃路子野,要宠!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想Peach的经典小说娇妃路子野,要宠!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被自己夫君亲手推下高楼,还被人嘲讽蠢货。再睁眼,回到了七年前。所有不甘,遗憾她都有机会重来。然而却招惹上了不能惹的人。一开始公子,春宵一度可好?某王爷就你这模样,还是免了吧。后来却娘子,求你今天也怜爱我。某王妃勾唇冷笑夫君这模样,还是免了吧。...

他有很多好习惯

他有很多好习惯

秦剑得到好习惯学习机,删掉两个坏习惯,就能获得一个好习惯。秦剑删掉不爱吃蔬菜,删掉懒得洗澡,选择好习惯每天运动半小时。秦剑删掉看书就头疼,删掉爱睡懒觉,选择好习惯女王音英语口语。三十岁是新的十五岁,男人永远是少年。...

萌宝当道:总裁爹地套路深 苏鸢司璟容

萌宝当道:总裁爹地套路深 苏鸢司璟容

萌宝当道总裁爹地套路深免费阅读,萌宝当道总裁爹地套路深小说主角苏鸢司璟容,小说萌宝当道总裁爹地套路深全文简介爬上了我的床,就别想换别人做金主。苏鸢谄媚的笑对压在自己身上的金主,人往高处走,帝都哪个有您有权有势?最重要还有颜有身材,天天被睡也不亏。作为帝都豪门千金,父亲猝死,继妹爬未婚夫...

弃女仙路

弃女仙路

出生于小修仙家族的少女孟长星,身具三灵根,可修炼五年,却依旧无法引气入体,经历过被嘲笑被利用被算计长星摸索着前行,在跌跌撞撞中一路前行,终于步入正轨,可突如其来的阴谋,让长星坠落深渊,却也打开了救赎的通道原来一切都不是偶然,往事如烟,可并不是所有的往事都能如烟,总有些过往,在灵魂深处留下鲜红的烙印,让你想起时,微笑回味或者泪流满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