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第1页)

其实,世上有严肃的调侃,也有认真的扯淡。一本书有没有价值,一个作家是否严肃,与他的文笔并没有关系。严肃是骨子里的事,用不着挂在脸上。反倒是,那些一脸正经的,骨子里往往是扯淡,尽管作者很认真。但,认真的扯淡,比不认真的扯淡还坏。不认真的扯淡因为不认真,大家都能看出是扯淡,也就无伤大雅。认真的扯淡则因其认真,人家不敢存疑,反倒先存了几分敬重之心。及至发现不过是扯淡,却悔之晚矣,岂不糟糕?所以我对那些一本正经的书,便干脆敬而远之,以免上当受骗。

认真扯淡的书,往往也让人不知所云。因为既然是&ldo;淡&rdo;又要认真去&ldo;扯&rdo;,则除了煞有介事地弄得谁都看不懂以外,也没有别的法子。因此我对那些不能用通晓明白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书,也是敬鬼事神而远之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说不清的事儿弄不明白的道理。说不清,是自己没弄明白;没弄明白,则是智商太低。以其昏昏却想使人昭昭,这样的书就算硬着头皮写出来了,能读吗?拉大旗作虎皮,以艰深饰浅薄,既是装神弄鬼,也是装腔作势。当然,装腔作势的种类很多。有装潇洒的,有装纯情的,有装深沉的,还有装疯卖傻的。不过,最多的还是装正经。正经不是人的天性,所有的正经都是&ldo;装&rdo;出来的。或如邓晓芒教授所说,只不过是在&ldo;表演人生&rdo;(《灵之舞》)。可惜,大多数人都不肯承认这一点。结果,越是不肯承认,就越是要刻意去&ldo;装&rdo;。最后,就变成了装腔作势。知道正经都是&ldo;装&rdo;出来的,那他就是个明白人,他的&ldo;正经&rdo;也就不必再装,更不会去装明白。何况也装不了。因为明白不明白,是你自己的事。

装得再像,不明白还是不明白。孔子说:&ldo;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rdo;同样,明白说明白,不明白说不明白,是真明白,也是真性情。是真性情,就顾不上考虑什么正经不正经。是真明白,就不会让人不知所云。当然,他也用不着装腔作势。所以,我的&ldo;三不读&rdo;,其实也就是非真性情真明白的书不读。我在《书生意气》一文中说过,&ldo;一本书,如果不是用真性情写的,就不是好书,甚至不能叫书,不配叫书&rdo;;而那些连作者自己都不明自的书还去读它,岂不是存心让自己从明白变成糊涂?我想,总不会有这么蠢的人吧?

开卷何必有益

开卷有益是一句老话。正因为是老话,因此可疑。老话怎么就可疑呢?因为一句话要想成为&ldo;老话&rdo;,恒久而不变,四海而皆准,除非什么都没说,或说了也等于没说,这才搁哪儿都不碍事,换什么朝代都管用(或都不管用),一万年前说对,万年以后说,也对。要不然,从盘占开天,女娲造人,前三皇后五帝,商汤武周文王,到现如今改革开放,什么事都与国际接轨,世道人心变了多少,哪有一句话能活那么长寿命的。

实际上,诸如&ldo;开卷有益&rdo;之类的老话,多半是些似是而非的空话废话。人类大多是懒惰的。你让他去探索真理,他觉得还不如去打麻将。人类又是脆弱的。

不管干什么,他都希望能有个说法,以为支持或交代,这才&ldo;心安理得&rdo;,可以放开了手去做。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当然得是个聪明人),想出一个说法了(比如&ldo;开卷有益&rdo;或&ldo;搓麻益智&rdo;),大家听了觉得有些道理,而且浅显明白朗朗上口,便会跟着说。一传十,十传百,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ldo;老话&rdo;,甚至成了&ldo;真理&rdo;。这就好比世间原本无路,走的人多。但如果你硬要说这就是路,甚至就是&ldo;道&rdo;,那就是死心眼。

可惜不会有人去深究这一点。人类发明诸如此类的&ldo;说法&rdo;,原本不过为了对自己的&ldo;活法&rdo;有个交代。只要能交代过去,其任务也就完成,其说法也就成立,至于是不是真理,原本并不要紧。如果你硬要丁是丁,卯是卯,当面锣,对面鼓,条分缕析,弄得一清二楚水落石出,那就会扫了大家的兴,岂非自个儿找不自在?还是人云亦云算了。至少,人云亦云,不会有人来找你的茬。其实呢,第一个说这话的,自己也未必当真清楚,甚至不过信口开河,随便说说,只因为貌似有理又人云亦云,这才&lso;没人怀疑。许多平庸之见被视为真知灼见,其实就是这样稀里糊涂给哄抬起来的。所以,那些谁都想不到会有什么问题的&ldo;老话&rdo;,没准最成问题。

就说&ldo;开卷有益&rdo;。

开卷为什么就一定有益呢?其逻辑前提,大约无非认为书是个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接触一下,总归有好处。这其实同样似是而非。但凡是好东西,就一定要接触,或接触了就一定有好处吗?人参倒是好东西,也有吃了坏事的吧?何况书非人参。人参好歹是补品,书却未必,没准是泄药。世上有好书有坏书。有读了让人长见识的,有读了让人犯糊涂的,还有读了让人干坏事的,并非一定就是好东西,怎么能说开卷就有益?就算是读好书吧,请问又有哪些益处?想当然,无非益智、励志、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也就是起到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作用。我不否认读书有这样的作用。问题是如果读书的作用仅此而已,我们也未必一定要读书。比方说,还可以上网。甚至就连打麻将,也能益智健脑,要不怎么说麻将是&ldo;平面太极拳&rdo;?苟如此,则&ldo;开卷有益&rdo;和&ldo;搓麻有益&rdo;又有什么两样?至于最为道德家们所看重的&ldo;励志&rdo;功能,也同样经不起推敲读书人的&ldo;志&rdo;或许要靠读书来&ldo;养&rdo;,其他人就未必、比如刘邦项羽就不是,&ldo;刘项原来不读书&rdo;么!梁斌的小说中有副对联云:&ldo;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

&rdo;这是何等志向?却与读书无关。实际上,&ldo;人各有志&rdo;,哪能都靠读书来&ldo;励&rdo;?

更何况,一个人的&ldo;志&rdo;如果还要靠读书之类的办法来&ldo;励&rdo;,这个&ldo;志&rdo;本身就十分的可疑。

再说了,读书,就一定励志吗?怕也难讲。周国平先生有云,&ldo;玩物也可养志&rdo;。同样,读书没准也会丧志。世界上有激励意志的书,也有消磨意志的书;消磨意志的方法也很多。有不动声色的(比如让你&ldo;玩物丧志&rdo;),也有当头棒喝的(比如大讲&ldo;人生无常&rdo;),弄不好就会给你来个&ldo;万念俱灰&rdo;。:苟如此,我们又将如之何呢?莫非在&ldo;开卷有益&rdo;后面再补充,句&ldo;开卷有害&rdo;不成?

开卷既然并非一定有益(甚至可能有害),为什么还要说&ldo;开卷有益&rdo;,而且很少有人怀疑呢?无非也就是为了给读书一个说法,一个理由罢了。但在我看来,读书可以有一千条理由,唯独不能用&ldo;有益&rdo;作理由。一个人,如果事先存了功利的目的,那书是一定读不好甚至读不成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仅仅因为有益才读书,那么,倘若无益呢了就不读了?事实上,&ldo;文革&rdo;中那么多人放弃了读书,原因之一,就在于那时读书已然无益甚至有害。既然如此,还读它做甚?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从星空到心灵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灵魂的事  汉代风云人物  高高的树上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易中天品三国  山顶上的传说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十六岁少女  女生贾梅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病隙碎笔  孤女俱乐部  读城记  活着的事  务虚笔记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帝国的终结  

热门小说推荐
奕王

奕王

执行任务意外穿越四分天下时代,这个时代多了一个原本不属于这里的人。梁奕有一颗不愿意沉浮的心,用不凡实力造就大齐异姓王。...

至尊天帝

至尊天帝

至尊天帝万古第一人楚青天二十三岁成至尊,攻入仙界后,抢夺无上仙书,逃回九界,家族受到仙罚,九界其他至尊趁虚而入,屠尽亿亿族人,楚青天带着祖地‘神荒’逃到第七界,化名楚青。...

超自然大英雄

超自然大英雄

超自然大英雄由作者青狐妖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超自然大英雄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绝品帝尊

绝品帝尊

得罪我,管你是什么绝世强者,帝国君王,还是远古圣女,丫的,统统给哥拉倒,乖乖听哥的话,不然哥去捣毁你家祖坟,让你老祖宗亲自起来跟哥道歉!    挣扎于众神帝间的阴谋,周丹又该如何突破封锁,回归现实?...

大唐之无敌熊孩子

大唐之无敌熊孩子

李辰本是浦海大学的历史系研究生,在毕业前夕,和几个同学喝的酩酊大醉,谁还知道一觉醒来,便已经穿越到了大唐,变成了一个八岁的熊孩子!...

都怪时光太迟暮

都怪时光太迟暮

都怪时光太迟暮由作者阿黧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都怪时光太迟暮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