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0章(第1页)

没有人能守住这扇大门。因为每个人都有兄弟子侄、亲朋好友、门生故旧,也都想在官场中培植亲信,建立网络,发展私人关系,就连皇帝也不例外。结果是官僚集团无法遏制地膨胀起来。其实真正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取消官员的特权,使官员们和士农工商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甚至让人觉得当官还不如经商治学,从事生产。但这显然是帝国不愿也不能的。无疑,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裁员、定编、撤并机构之类的做法,只能是扬汤止沸,甚至火上浇油。历代王朝的精兵简政没有一次成功,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官僚机构的膨胀增加了民众的负担,也增加了统治的成本。这不仅因为要增加办公经费和官员俸禄,还因为它会造成机构和官员职权不清,职责不明,相互推诿,彼此攻击,来回扯皮,也会造成朝令夕改或政出多门,让下面无所适从。所有这些,都是官场上常见之事。其所以然者,除制度本身的弊病外,内讧与党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政见、主张、观点、看法,甚至由于出身、资历、部门、籍贯的不同,当然,更主要的还是由于不同的利害关系,官员们常常会形成不同的派系,在朝廷里党同伐异,勾心斗角。这就不但会造成国家机器的运转失灵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会毒化环境毒化心灵。

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即官僚机构越是臃肿,官僚集团越是庞大,推诿、扯皮、内讧和党争就越是严重。这也并不奇怪。僧多了,粥自然就少了,不争不夺,怎么行?问题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此则往往听之任之,甚至暗中鼓励,以为这是垄断权力、控制官员、保持平衡的有效手段,却不知这其实是饮鸩止渴。

官僚机构的膨胀也加大了监督的困难,而当腐败成为风气时,越监督只能越腐败。因为不但反腐败的成本增加了,规避法律逃脱惩罚的成本也增加了。这就只能逼得贪官污吏们加大腐败的力度,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以便攫取更多的利益来寻求保护,甚至赎买帝国的监督权。这就是另一种&ot;税外加费&ot;了,民众也将更加不堪盘剥。谁都知道,一般地说,一只狼的胃总是有限的。但如果它还要替其他的狼来吃,而且这&ot;其他的狼&ot;还没有一个准数,那么,羊的命运会是怎样,大约也就不难想象吧!

实际上,帝国对官员的控制并不能遏制他们追求代理人私利的欲望,也不能遏制腐败,反倒只会使其变本加厉。因为帝国唯一能够挥舞的指挥棒,就是官位和官职。为了在争权夺利的官场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官员们不得不花钱去疏通关系,买通权贵,沟通信息,编织关系网、保护网和信息网。这些关系网、保护网和信息网可以帮助他们猎取更高的职位,攫取更多的利益。这些职位和利益,又有助于他们编织更大的关系网、保护网和信息网。这是一个滚雪球似的没有止境的过程。而且,即便一个赚得满盆满罐的利益集团垮台了,立即就会有新的利益集团来填补空白,并以加倍的疯狂来猎取和攫取他们前任曾经获得的一切,直至帝国的大厦在某种外来力量的轻轻一击之下轰然倒塌。帝国不得不依仗的官僚集团,就这样成了它的掘墓人。

成也官僚败也官僚,这也许就是帝国的宿命?

第五章内在矛盾一天下为公

帝国的制度是由帝国的性质决定的。

帝国的性质是什么?有人说是&ot;天下为公&ot;。柳宗元《封建论》说,汤武封建&ot;非公之大者也&ot;,因为那是&ot;不得已&ot;。商汤时,诸侯三千(其实多半不过是些部落),帮助汤王战胜夏桀。胜利之后,难道能把他们也废了?当然不能(汤不得而废)。周武时,诸侯八百(其实多半不过是些部落国家),帮助武王战胜殷纣。胜利之后,难道能把他们也改了?当然也不能(武王不得而易)。但是说到底,这种&ot;不得已&ot;,也是因为有私心--既&ot;私其力于己也&ot;(有功劳),又&ot;私其卫于子孙也&ot;(有指望),因此&ot;非公之大者&ot;。

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帝国制)则不同。就其制度而言,是&ot;公&ot;(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就其目的而言,是&ot;私&ot;(其情私也),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作威作福(私其一己之威也),并把天下人都当作自己的奴仆(私其尽臣畜于我也)。这样说来,秦制度也只能算是&ot;半公半私&ot;。但柳宗元认为,不管怎么说,从秦代开始就天下为公了(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于是我们要问:是这样吗?

不可否认,郡县制的帝国确实具有&ot;公天下&ot;的性质或意味。这种性质或意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资源的&ot;国有制&ot;、管理的&ot;集权制&ot;和官员的&ot;任命制&ot;。所谓&ot;溥天之下,莫非王土&ot;,是直到帝国时代才真正实现的(邦国则封建于诸侯),这就是资源国有;&ot;率土之滨,莫非王臣&ot;,也是直到帝国时代才真正实现的(邦国则分权于诸侯),这就是管理集权。资源国有,管理集权,也就&ot;一大二公&ot;--集天下资源于一体,是为大;收天下权力于一统,是为公。&ot;一大二公&ot;的好处,是便于调动和集中人力物力,在诸如兴修水利、抗击天灾、抵御外敌时,凝聚成强大的力量。长城这样的国防工程,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阿房宫这样的建筑工程,都兴建在帝国和准帝国时代,绝非偶然。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官员的&ot;任命制&ot;,因为这正是帝国区别于邦国、体现其&ot;公天下&ot;性质或意味的紧要之处。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国家制度史上,有三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启废禅让、秦灭六国和辛亥革命。启废禅让的意义,是开始实行世袭制,国家由此诞生。辛亥革命的意义,则是彻底废除世袭制,国家走向共和。可见世袭与否,至关紧要。然而恰恰在这个关节点上,帝国是模棱两可的。秦灭六国,废封建,立郡县的结果,是国家元首依然世袭,政府官员不再世袭,即&ot;皇帝世袭,官员任命&ot;。皇帝世袭,仍是&ot;天下为家&ot;;但官员任命,却又分明有点&ot;天下为公&ot;的性质或意味。

这一变化,又与前面所说资源的&ot;国有制&ot;和管理的&ot;集权制&ot;有关。因为资源一旦国有,就好像是&ot;公家&ot;的了;权力一旦集中,也好像是&ot;公共&ot;的了。这种感觉,可以通过与邦国的比较得出。邦国时代的制度是什么呢?家有。天下是天子家族的,国是诸侯家族的,家是大夫家族的,这就叫&ot;家族所有制&ot;(家有制),即&ot;天下为家&ot;。资源(产权)既然家有,统治(治权)自然也归家族,公权力便可以&ot;传子不传贤&ot;。这就是&ot;世袭&ot;,即&ot;家天下&ot;。世袭的天子、诸侯、大夫由家而国,世代相传,君是家长,臣是家人,因此不必任命。&ot;家&ot;搞得怎么样(齐家),是家长(大夫)的事,不用国君操心;&ot;国&ot;搞得怎么样(治国),则是国君(诸侯)的事,也不用天子操心,甚至管不着,因此不必集权。

女生贾梅  灵魂的事  高高的树上  山顶上的传说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我与地坛  孤女俱乐部  易中天品三国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病隙碎笔  从星空到心灵  活着的事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务虚笔记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汉代风云人物  十六岁少女  记忆与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奕王

奕王

执行任务意外穿越四分天下时代,这个时代多了一个原本不属于这里的人。梁奕有一颗不愿意沉浮的心,用不凡实力造就大齐异姓王。...

至尊天帝

至尊天帝

至尊天帝万古第一人楚青天二十三岁成至尊,攻入仙界后,抢夺无上仙书,逃回九界,家族受到仙罚,九界其他至尊趁虚而入,屠尽亿亿族人,楚青天带着祖地‘神荒’逃到第七界,化名楚青。...

超自然大英雄

超自然大英雄

超自然大英雄由作者青狐妖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超自然大英雄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绝品帝尊

绝品帝尊

得罪我,管你是什么绝世强者,帝国君王,还是远古圣女,丫的,统统给哥拉倒,乖乖听哥的话,不然哥去捣毁你家祖坟,让你老祖宗亲自起来跟哥道歉!    挣扎于众神帝间的阴谋,周丹又该如何突破封锁,回归现实?...

大唐之无敌熊孩子

大唐之无敌熊孩子

李辰本是浦海大学的历史系研究生,在毕业前夕,和几个同学喝的酩酊大醉,谁还知道一觉醒来,便已经穿越到了大唐,变成了一个八岁的熊孩子!...

都怪时光太迟暮

都怪时光太迟暮

都怪时光太迟暮由作者阿黧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都怪时光太迟暮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