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第1页)

的确,从部落到国家,是一种&ot;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纯朴道德高峰的堕落&ot;;而&ot;新的、文明的阶级社会&ot;的帷幕,则是由&ot;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ot;揭开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这种堕落甚至有章可循,这就是老子所说的&ot;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ot;(《老子》第三十八章)。从三皇五帝到西周封建,再到春秋战国,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

首先是&ot;失道而后德&ot;。道,就是氏族社会的社会制度和时代精神。它的特点,是财产公有,酋长公选,社会讲究公正、信义与和平,即《礼记&iddot;礼运》所谓&ot;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ot;。结果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所有的人都是亲人,或被看作亲人,也都能得到应有的抚养、赡养和亲爱。这就叫做&ot;大同&ot;。后来,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了(大道既隐),部落公有变成了家族私有(天下为家),所有的人都只顾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生产劳动也只为自己(货力为己),公权力也变成世袭(大人世及),圣人们只好出来制定礼仪以为规范。这就叫做&ot;小康&ot;。启废禅让是&ot;小康&ot;的开始,西周封建则是&ot;小康&ot;的既成。这时,原始的、素朴的道德既已沦丧(大道既隐),就不能再讲&ot;道&ot;了,得讲&ot;德&ot;。

事实上西周思想家强调的也正是&ot;德&ot;。从周公到孔子(孔子是西周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ot;明德&ot;、&ot;事德&ot;、&ot;敬德&ot;、&ot;好德&ot;、&ot;有德&ot;之类的说法不绝于耳。这其实是一种无奈。庄子说,河水干了(泉涸),鱼们来到陆地(鱼相与处于陆),相互用吹湿气和吐唾沫的办法来救助对方(相呴xu以湿,相濡以沫),这当然很道德,很感人,但又怎么比得上根本就用不着救助的&ot;相忘于江湖&ot;(((庄子&iddot;大宗师》)?可见人们提倡道德,只因为这个社会已经不道德了。现在,古代氏族社会的纯朴道德已经无可挽回地堕落,唯一的办法就只有高扬道德的旗帜。更何况,周夺殷人之天下,不标榜自己有德,不鼓吹上天&ot;唯德是辅&ot;,就没有办法维护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这就是&ot;德治制度&ot;诞生的原因。

不过,西周的&ot;德治制度&ot;并不只讲&ot;德&ot;,还讲&ot;礼&ot;和&ot;乐&ot;。因为道德作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规范,是无形的。用来治理国家的东西,却必须有形。因此还得要有&ot;礼&ot;。礼,包括礼仪、礼节、礼貌、礼法、礼教,其实就是一系列行为规范。它的作用,是能将&ot;德&ot;落到实处。那么,为什么还要有&ot;乐&ot;呢?因为&ot;礼&ot;是一种秩序,是文明对野蛮的镇压。这就要用&ot;乐&ot;来调剂、平衡。乐,既指音乐,也指快乐,也就是要求&ot;以德治国&ot;必须音乐般和谐,收到上下秩序井然(礼),人人心情舒畅(乐)的效果。按照周公对这种制度的设计,德为礼之本(根本),礼为德之表(表现),而乐为礼之辅(辅助),也就是&ot;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ot;。一个中心,就是德;两个基本点,就是礼乐。礼辨异,乐统同,礼讲秩序,乐讲和谐,它们共同为德治服务。德治抓根本,礼乐来实施,因此又叫&ot;礼乐制度&ot;。

这是一种必须持之以恒予以认真实践的制度。否则,&ot;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ot;(《论语&iddot;阳货》)。可惜,春秋时期的情况,恰恰就是&ot;礼坏乐崩&ot;。这个时候,再讲&ot;德&ot;,讲礼乐,就没什么用。于是孔子讲&ot;仁&ot;。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论语&iddot;阳货》记载孔子的话说,礼,难道就是祭祀礼仪吗(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难道就是音乐舞蹈吗(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当然不是。是什么呢?是&ot;仁&ot;啊!不仁,要什么礼乐,又怎么对待礼乐?正所谓&ot;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ot;(《论语&iddot;阳货》)。显然,仁,是比礼乐更重要的东西。现在,礼坏了,乐崩了,道德沦丧了,只有&ot;仁&ot;才能救助,也只有&ot;仁&ot;才能救赎。这就叫&ot;失德而后仁&ot;。

战国的情况就更糟糕。不仅是&ot;礼坏乐崩&ot;,而且是&ot;杀人如麻&ot;。这时再讲&ot;仁&ot;,就未免滑稽。因此孟子讲&ot;义&ot;。义,是一种带有杀戮性质的东西。因此有&ot;大义灭亲&ot;,没有&ot;大仁灭亲&ot;;有&ot;义无反顾&ot;,没有&ot;仁无反顾&ot;。仁,是一定要反顾的,也是灭不了亲的,因为仁的本质就是&ot;亲亲&ot;(爱自己的亲人)。它至多只能牺牲自己(杀身成仁),无法对付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在战国时代,要对付的正是别人(也包括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所以不能再讲&ot;仁&ot;,要讲&ot;义&ot;。这就叫&ot;失仁而后义&ot;。

到了荀子的时代,连&ot;义&ot;也讲不成了,只好回过头来讲礼乐。《荀子》一书中既有《礼论》,又有《乐论》,就是这个原因。这就叫&ot;失义而后礼&ot;。结果,是讲出了一个儒家的反对派--法家(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法家既不讲仁义,也不讲礼乐,讲刑律。因此,在&ot;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ot;的后面,还应该加上一句&ot;失礼而后法&ot;。而这时,也正好就是帝国的前夜。

秦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面试行&ot;法家法治&ot;的王朝。使用&ot;法家法治&ot;这个词,是为了将它与本来意义和现代意义上的&ot;法治&ot;,严格地区分开来。事实证明,这种残暴的所谓&ot;法治&ot;根本行不通。它甚至被当作&ot;暴政&ot;的同义词。不但被统治者忍无可忍,就连统治集团自己也不以为然。无奈,帝国的统治者们又只好去实行儒家所主张的&ot;德治&ot;,这正是&ot;独尊儒术&ot;会取代&ot;焚书坑儒&ot;的原因之一。

不过此刻的情况,与周公的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而历代王朝实行的,也与其说是&ot;德治&ot;(道德治国),不如说是&ot;礼治&ot;(伦理治国)。德治和礼治原本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德治强调的是道德的自觉性,礼治则更注重礼仪、制度和外在的行为规范。显然,礼治比德治更有可操作性,也更具有表面性。因此,在德治时代后期,人们勉强维持的,也不是&ot;德&ot;,而是&ot;礼&ot;。就连孔子,也认为如果实在保不住道德,能保住礼仪也不错。据《论语&iddot;八佾》,孔子的学生子贡(端木赐)曾向先生建议,说以前诸侯每月初一都要杀一只羊祭于祖庙,叫&ot;告朔&ot;,然后回朝听政,叫&ot;视朔&ot;。现在他们既不祭庙,又不听朝,只有羊照杀。既然如此,不如连这只羊也一并省去。孔子却说,阿赐啊,你心疼那羊,我却痛心这礼(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可见,礼是德治的最后防线,也是德治的底线。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病隙碎笔  山顶上的传说  汉代风云人物  孤女俱乐部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我与地坛  女生贾梅  记忆与印象  灵魂的事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十六岁少女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务虚笔记  从星空到心灵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易中天品三国  活着的事  高高的树上  

热门小说推荐
枉废

枉废

爱情是什么?是药是毒是灵丹妙药是药石无医。等待是什么?是熬是守是望眼欲穿是恪守不渝。离别是什么?是心,是形是支离破碎是貌合神离。我曾以为你是我这小半生唯一的光。但没想到这余生的黑暗,也是你。...

通天武皇

通天武皇

千锤百炼的肉身!能使自己身体化为虚影无视任何伤害的天赋!体内有着上古遗留下来的神秘通天珠!少年卓羽狩猎时,意外与通天灵珠融合,得上古神剑传承,获功法秘宝无数,以凡人之躯炼就不灭金身,孤身闯魔龙殿火烧龙域,破天门纵横三界,问鼎武者至尊宝座。在这实力为尊的世界上,他依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向通天之路每天稳定更新,请放心收藏!我的Q群69031394,可以进来聊天打屁。。。。...

深夜咨询师

深夜咨询师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能让你的精神放松下来,能做你的知心朋友,或是你的人生导师。人的思维和情绪非常的微妙,有时候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能体现出你内心真正的含义。而在众多的人群中,总会有一些没有办法用常理解释的事情。在深夜的小巷总是有一家店开着长明灯,对于内心孤独的人来说,在此静下心来喝杯咖啡也许就是最温馨的瞬间,或许在此刻的你正在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每天无数的事情会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修理员,一个穿梭在夜晚为无解答案解密的深夜咨询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深夜咨询师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深夜咨询师最新章节深夜咨询师无弹窗深夜咨询师全文阅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深夜咨询师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魔魂龙心与上古卷轴

魔魂龙心与上古卷轴

飞卢小说网原创小说魔魂龙心与上古卷轴以上古卷轴5为背景,给原剧情填充大量细节,再加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故事。只不过,并非所有原剧情的结果都在意料之中。本该死去的人,可能会活下来。本该活着的人,可能会死去。就连龙裔也...

踏天神王

踏天神王

吴宇晨穿越了得到一尊掌控诸天万道的神王灵魂护道,那么,接下来的便是开启诸天皆敌,暴走杀人的无敌模式了吗?吴宇晨说不存在的,变强之后等着异界的妹子来撩我才是王道!...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